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
《菩萨蛮》全文
清 / 王国维   形式: 词

回廊立秋将半,婆娑树影当阶乱。

高树是东家月华露华

碧阑十二,都作回肠字。

独有倚阑人,断肠君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阑(bì lán)的意思:指绿色的栏杆,比喻美好的景色。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回廊(huí láng)的意思:指建筑物中围绕庭院或花园的走廊。

回肠(huí cháng)的意思:指情感悲伤或感动到了极点。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立秋(lì qiū)的意思: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小立(xiǎo lì)的意思:指人的身材矮小而直立,也用来形容人的身材矮小但非常挺拔。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鉴赏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个秋夜的画面,诗人王国维在回廊上独自站立,感受到季节更迭,秋意渐浓。"婆娑树影当阶乱"一句,以树影的摇曳生动地表现出秋风的轻拂和月光的斑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高树是东家,月华笼露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高大的树木属于东边的邻居,而明亮的月光洒在露水上,增添了神秘与清冷的色彩。这里的"月华笼露华",犹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富有诗意。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栏杆,"碧阑干十二,都作回肠字",暗示着栏杆上的雕饰或栏杆的数量,仿佛在诗人心中勾勒出了一串串愁绪,如同回荡的思绪,缠绵悱恻。

最后,诗人以"独有倚阑人,断肠君不知"收尾,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深深的哀愁,却无人能理解。这句直抒胸臆,道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感伤而动人。王国维的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王国维

王国维
朝代:清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
猜你喜欢

百香诗·其九十七樵

清晨腰斧白云乡,山路萧萧落叶黄。

折得梅花皈去晚,担头斜插一枝香。

(0)

百香诗·其二十五燕

阴落东风又海棠,重来营垒语雕梁。

小池水涨芹芽知,衔得春泥一点香。

(0)

浒墅留赠周玉凫仪部

瓢笠飘然特讯君,连朝风雨惜离群。

青杨花覆山桥路,白石溪连竹屋云。

却怪鸱鸮嘲凤德,敢将騕袅应龙文。

荒凉一径空延伫,回首江关已夕曛。

(0)

上陈见复先生

读书不求名位高,饮酒不尽千钟醪。

得心每在淡与泊,此中至乐诚陶陶。

先生闭户穴《坟》《典》,卅年门径丛蓬蒿。

三公令仆断梦寐,淡如云影径鸿毛。

忽传不诏贲郡邑,水南水北纷喧嚣。

公卿合辞拜手荐,汉廷经术千秋遭。

申辕年已惫筋力,蒲轮难涉风尘劳。

上陈著述达黼座,至尊下遣官胥钞。

周情孔思审中正,辨别白黑穷厘毫。

少司成职重太学,帝命取式风之浇。

先生受官不受禄,几席讲学仍衡茅。

走也仰钻希万一,有似蚁垤窥潐峣。

韩门近在许偻入,欲抉精髓弃粕糟。

寸莛巨杵叩俱应,试听鐄鐄天半鸣蒲牢。

(0)

元宵忆家

大地冰轮原普照,故园想亦共清光。

别离人度团圆夜,白发红颜各断肠。

(0)

过涧上草堂徐昭法先生故居

先生居涧上,生死世相忘。

剩有三间屋,而无一瓣香。

冰霜堪久耐,薇蕨共谁尝。

留得潺潺水,终年护草堂。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