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希坦的《金步摇》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步摇这一古代女性饰品的形象与意境。
首句“偶对丛条巧栉成”,巧妙地将金步摇与自然界的枝条相联系,通过“偶对”二字,暗示了金步摇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巧栉成”三字则强调了金步摇设计的精巧与匠心独运。
次句“动摇徐步寂无声”,进一步展现了金步摇在女子行走时的动态美。这里的“动摇”不仅指金步摇随风轻轻摇曳,更暗喻了女子轻盈的步伐和优雅的姿态。“徐步”二字则强调了动作的缓慢与从容,“寂无声”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金步摇在女子的步履间悄然无声地绽放其独特的魅力。
后两句“仙花不识兴亡事,岂学吴宫响屧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金步摇比作“仙花”,它不关心人间的兴衰更替,也不模仿吴宫中女子的脚步声。这里通过“仙花”的形象,表达了金步摇超脱世俗、独立于尘世之外的高洁品质,同时也暗示了其永恒不变的美丽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金步摇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华丽与内在的深意,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红牙板歌
百花楼前倡乐作,长鼻弯弯舞金络。
生怜为齿焚雄躯,枯魄应节如何虞。
良工削出红冰片,脱木生前岂容见。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
三郎耳聪穿月胁,强欲黄番谱关摺。
十三红儿舞鹧鸪,轻莲蹋节随疾徐。
为君重制清平曲,节奏八风调玉烛。
水龙吟
鸿沟定约东归,又谁遣赤龙回指。
青娥舞罢,重瞳饮泣,断肠声里。
半壁酸风,两淮寒月,古今兴废。
眇乌江满眼,惊涛卷雪,分明总是英雄泪。
木末招招舟子,载何人断烟流水。
平沙尽处,青山数点,江东千里。
长啸风前,无人会我,登临此意。
但黄芦古木,夕阳回照,有渔歌起。
贺新郎.戏次仲举韵
金屋书中有。为钱塘佳丽,待寻欢偶。
记得朝云前日梦,伏事东坡最久。
且不是、郡无官守。
日日湖中公事了,更成围、妓女随车后。
翁两鬓,秃如帚。老来莫负簪花手。
比佳人难得,灵芝三秀。
此夕灯花何太喜,便用买红缠酒。
催看个、肩舆迎取。
有子平生千万足,看明年、堕地于菟走。
挂冠去,学疏受。
水龙吟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
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
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
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正心头、万丝千绪。
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
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无句。
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