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其二》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其二》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少年疏懒,遂与性相安

经月常忘沐,逢人或不冠。

鼎里金将化,囊中玉可餐。

解言脱屣易,岂惮拂衣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经月(jīng yuè)的意思:指经历了很长时间或很久的岁月。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疏懒(shū lǎn)的意思:指懒散而不勤奋,不努力工作或学习。

脱屣(tuō xǐ)的意思:脱去鞋子上的泥土或污垢,比喻去除身上的污秽或不良习气。

相安(xiāng ān)的意思:指双方或多方相互安宁、和平共处。

性相(xìng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或性格。也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格相投或不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的个性和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首句“少年好疏懒”,开篇点题,直接描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喜好疏远尘世的繁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遂与性相安”一句,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性格的形成原因,即与他的本性相契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经月常忘沐,逢人或不冠”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的疏懒与随性。他长时间不洗头,甚至见人也不一定戴帽子,这些行为在常人看来或许有些放纵,但在他看来,却是顺应自然、不拘小节的表现。

“鼎里金将化,囊中玉可餐”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比作“金化为鼎”、“玉可为食”,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追求,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漠。

最后,“解言脱屣易,岂惮拂衣难”两句,总结了主人公的生活哲学。他认为放弃世俗的束缚和追求内心的自由相对容易,而真正难的是在纷扰的世界中坚守自我,不受外界影响。这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个性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精神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明代士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送焦宝国

云压荒凉塞树依,倚楼停酒望君归。

一天风雪晚来定,冻合乾坤鸟不飞。

(0)

听琵琶二首·其二

冷风搜雨雁呼群,点点鸣鸦入暮云。

何事荒寒千万劫,野人甘忍怨昭君。

(0)

琼华岛

万岁山头万树松,万年基业一朝空。

如何太液池中水,依旧罗纹起细风。

(0)

池亭睡起

丝雨笼深院,团花皱碧罗。

不怜孤枕梦,终日恋池荷。

(0)

次韵可行记圭塘草木·其五

朝来花斩新,暮雨坠红湿。

藤萝助奇观,罗帔层层碧。

昌黎性苦隘,政尔要蒙羃。

一笑问秋乎,还能诲人弈。

(0)

次韵可行记圭塘草木·其四

苍官昔多事,乃与群鸟邻。

何如在圭塘,亦胜居神囷。

老根已作石,霜皮不成鳞。

不用叹不遇,参军能写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