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其十七莫论世》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其十七莫论世》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谈锋起合销魂世事如何到耳根。

好把胡绵双塞耳,曰馀无听尔休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起合(qǐ hé)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或进展的形式、节奏、步骤等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达到某种目的。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塞耳(sè ěr)的意思:塞住耳朵,不听或不理会别人的劝告或警告。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谈锋(tán fēng)的意思:指言辞锐利,能够言之有物,善于辩论或交流的能力。

无听(wú tīng)的意思:指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懂。

销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景色或声音。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人与世事的关系。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纷扰尘世的厌倦与逃避之意。

首句“谈锋才起合销魂”,描绘了在谈话开始时,就已感到心神俱疲,暗示了对世俗言论的反感。接着,“世事如何到耳根”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无力感,似乎在说,世间种种,无论好坏,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自己的心灵。

后两句“好把胡绵双塞耳,曰馀无听尔休言”,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他建议自己像塞住耳朵一样,隔绝外界的喧嚣,不再倾听那些无谓的言语。这里的“胡绵”,可能象征着能够隔绝声音的物质,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自我保护机制。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希望达到心灵的清净,不再被外界的言论所左右。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其中寻求解脱和自我保护的渴望。它以简洁而富有寓意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月下怀同盟·其二

碧天如水驻冰轮,粲粲裁馀一两星。

想见墙东病居士,废书捐枕步中庭。

(0)

怀襄阳

寄迹襄阳北,无因吊古人。

卧龙应索寞,堕泪想鳞皴。

不作庞公客,空回徐庶身。

风流终自若,他日引车轮。

(0)

过中都王彦章庙

一时多难见忠臣,力拥貔貅捍此城。

岂为圣人曾作宰,由来壮志在留名。

铁鎗埋没今何处,庙食追崇事若生。

功业已经华衮赠,只应长伴斗魁明。

(0)

郊行呈彦祖

迟日初乾雪径沙,等閒联骑过田家。

长官标格风尘外,衰草坡前报晚衙。

(0)

次韵王贤良赠阳先生·其二

嚣嚣所乐本非穷,曾向真乘悟色空。

闻说近添方外友,清谈应得晋人风。

(0)

寄周彦廉

楚水不风鱼逝远,霜天初月雁飞高。

履穿袍敝浑无暇,目断心驰祗自劳。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