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竟何凭,寒宵睡未能。
候茶聊附火,抛卷懒亲灯。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遣兴》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内心的孤寂之情。首句"世事竟何凭"直抒胸臆,流露出对世间纷扰无常的疑惑与无奈。"寒宵睡未能"描绘出诗人难以入眠的夜晚,显示出其内心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候茶聊附火,抛卷懒亲灯"通过日常细节——等待热水煮茶和懒得翻阅书籍,展现了诗人消极避世的态度,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兴共青山远,年随白发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兴趣寄托于远方的青山,而岁月流逝,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白发增添,流露出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哀愁。
最后两句"班超玉门愿,应有尺书腾"借典故表达愿望,诗人以班超投笔从戎、渴望建功立业的典故自比,希望能有一封激励人心的书信鼓舞自己,振奋精神,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仍有壮志未酬的不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境。
春日融融雪渐消,客怀郁郁思无聊。
虚庭风细松声落,薄海云开雁影遥。
书剑可堪淹岁月,楼台何处厌笙箫。
朱帘不动炉烟细,一曲丝桐慰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