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宪副若虚白沙别后途中见寄·其一》
《次韵李宪副若虚白沙别后途中见寄·其一》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门春浪两涯平,半醉船如天上行

坐冷烛花归问夜,逢逢津鼓三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逢逢(féng féng)的意思:指连续不断地遇到或发生某个事情。

江门(jiāng mé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津鼓(jīn gǔ)的意思:津鼓指的是津津乐道,形容人们热烈讨论或广泛传播某个事物或消息。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烛花(zhú huā)的意思:烛花指的是燃烧的蜡烛,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次韵李宪副若虚白沙别后途中见寄(其一)》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的情景。首句“江门春浪两涯平”写出了江面开阔,春水浩渺,浪花轻轻拍打着两岸,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接着,“半醉船如天上行”运用比喻,形容船在微醺中仿佛在天空中飘荡,流露出诗人乘舟的惬意和超脱之感。

“坐冷烛花归问夜”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船上,烛光摇曳,夜色渐深,他沉浸在寂静之中,不禁思考起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逢逢津鼓欲三更”以鼓声作为时间的象征,暗示夜已深沉,将近三更时分,诗人还在江上漂泊,寓含了旅途的孤独与漫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淡泊。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雪霁

米尽囊空莫问渠,天公自解养迂疏。

雪泥壅路断来客,朝日满窗宜读书。

渐暖横林闻语鸟,乍晴幽圃富嘉蔬。

东家小蹇那须借,早晚吾儿送鹿车。

(0)

晓寒

落月衔山口,浓霜倒菊丛。

青毡压衾暖,软火满炉红。

起晚书亏课,愁多酒策功。

杜陵如昔否,谁与问征鸿。

(0)

戒言

饶舌忧患始,铭膺劝戒深。

谈空摩诘默,对酒子光瘖。

久已忘齐语,何尝解越吟。

悠然嫌未足,更抚绝弦琴。

(0)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右臂踊出一小剑长八九寸有光既觉犹微痛也

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岁功。

玉具拄颐谁复许,蒯缑弹铗老犹穷。

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

此梦怪奇君记取,佩刀犹得世三公。

(0)

昼眠

困睫瞢腾老孝先,粗毡布被早霜天。

珥貂碧落应无分,且向人间作睡仙。

(0)

赠清凉寺和长老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问禅不契前三语,施佛空留丈六身。

老去山林徒梦想,雨馀钟鼓更清新。

会须一洗黄茅瘴,未用深藏白氎巾。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