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骠骑(piào qí)的意思:指杰出的骑兵,也用来形容英勇善战的将领或勇猛威武的士兵。
大夏(dà xià)的意思:指夏天炎热的季节。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高丽(gāo lì)的意思:指外貌美丽、容貌出众。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丽朝(lì cháo)的意思:指盛世、繁荣的朝代。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庙谟(miào mó)的意思:庙谟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庙指庙堂,谟指谋略。庙谟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也可以指代智慧的谋略和计谋。
遣使(qiǎn shǐ)的意思:派遣使者或代表去执行某项任务或传达某个意图。
秦京(qín jī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秦朝的都城,也泛指古代中国的首都。
枢筦(shū guǎn)的意思:指掌握权柄、决策大权的人。
屯兵(tú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某地,准备战斗。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折冲(zhé chō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冒着危险、费力气,不顾困难和牺牲。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闻边报》。诗中描绘了古代边疆的军事活动与外交往来,展现了国家对周边民族的治理与防御策略。
首联“折冲倭虏庙谟成,几挽犹劳万里行”,开篇即以“折冲”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抵御外敌的军事行动,同时“庙谟”二字则暗示了朝廷的战略决策。接着,“几挽犹劳万里行”则表达了为国效力的将士们不畏艰难,远赴万里之外的艰辛与决心。
颔联“东抚高丽朝遣使,西临大夏塞屯兵”,进一步展示了国家对东方和西方邻国的外交与军事策略。通过派遣使者与驻军,既体现了对外交往的重视,也显示了对边防安全的重视。
颈联“鱼龙海上辽阳戍,花马池边骠骑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辽阳的海防与花马池的骑兵营地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边疆的壮阔景象与军事力量的强大。
尾联“绝幕伏波俱此日,汉家枢筦在秦京”,以“伏波”典故,暗指汉代名将马援,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强调了国家的中枢决策机构(“枢筦”)在首都(“秦京”)的重要性,体现了国家对边防事务的全面掌控与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军事与外交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国家对边防安全的重视与对周边民族治理的策略,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强盛与和平稳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