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依檐高复下,红荷映水淡仍殷。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诗人以“我亦樵云旧寄閒”开篇,自比为闲云野鹤,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着,“真仙留药驻童颜”一句,借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之手,暗示了诗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风高翠洞怀偏壮,月上紫姑兴未悭”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壮志。翠洞在高风中显得更加挺拔,月光下的紫姑(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似乎也在与诗人共享这份兴致,没有丝毫的吝啬。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美,更有诗人情感的投射。
“绿竹依檐高复下,红荷映水淡仍殷”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绿竹与红荷,一高一低,一静一动,色彩鲜明对比,映照在水中,既显生动又不失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透露出一种和谐与平衡的美学追求。
最后,“秋深肯订来游约,千尺翳门还共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对探索未知、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这里的“千尺翳门”可能象征着通往更高精神境界的路途,而“共攀”则体现了诗人与他人共同追求理想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哲学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明代文人隐逸情怀与自然美学相结合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秀水王教谕
自从别君来,寒暑几更代。
相逢始握手,重有别离慨。
嗟君早知学,及长慕冲退。
群誇自不休,我默固长在。
昔年被荐剡,侯门足韬晦。
庠序比需贤,复尔司教诲。
菁莪岂不佳,水菽况可逮。
归成迎养欢,此乐谁所赉。
人生知足耳,白发古不贷。
南国幸多兰,相期倍纫佩。
四月二日邀李总戎郊行小酌
孟夏日始长,边城雨新霁。
川流荡晴绿,峰峦靡昏翳。
我事亦颇暇,邀公一游诣。
宪节联旌麾,笳鼓亦嘒嘒。
半日恣闲散,名园堪一憩。
山肴胜羔羊,溪鱼当蛤蛎。
家酿数十酌,宾主两颇醉。
看车缓缓归,凉风拂罗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