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寺(běi sì)的意思:指人离开原来的地方,到了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孤单寂寞。
边马(biān mǎ)的意思:
(1).车驾两侧的马。《楚辞·远游》:“僕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朱熹 集注:“边,旁也;谓两驂也。”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二:“军行至 红花埠 遇雨泥泞,边马倒毙一头。”
(2).边地的马。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鴈归兮声嚶嚶。”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清 黄景仁 《顺昌刘武穆祠》诗:“不教长驱得留镇,边马谁敢窥 淮西 ?”
(3).捻军中的先锋或侦察部队。捻军后期,全部成为骑兵,出军前,先派出数百人的精锐马队,在前侦察,一旦发现敌人大队,立即向主力部队报告,如遇小股敌人,即加以歼灭。 清 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上》:“贼忽分股,一窜 阜阳 三河尖 ,一窜 新蔡 、 汝阳 ,边马至 西华 、 邓城 等处。”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这功夫, 罗立海 来了。他禀告了边马打探的最新军情。”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今学(jīn xué)的意思:指当下学习的知识或学问。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推解(tuī jiě)的意思:
见“ 推食解衣 ”。
吴蚕(wú cán)的意思:指人勤奋努力,不辞辛劳地工作。
西邻(xī lín)的意思:指邻国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一尺(yī chǐ)的意思:一尺表示长度为一尺,也可以引申为短暂的时间或距离。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许口北遗以绫帛绵三物题曰袍具作诗谢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悟。
首联“吴蚕已挂山人肘,边马尤堪北寺台”描绘了江南与边疆的不同景象。吴地的蚕丝已经织成衣物,挂在山人的衣袖上,而边疆的战马依然在北寺台上嘶鸣,暗示了和平与战争的鲜明对比。这里通过“吴蚕”与“边马”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边疆动荡局势的关注。
颔联“其奈沙场推解雪,那能花处一题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沙场上积雪未融,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而花间题梅,则是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寄托。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残酷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颈联“昨期后府将军猎,今学西邻道士雷”则展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追求。昨天还期待着将军出猎的热闹场景,今天却学起了西邻道士的静修之道。这一转变体现了诗人从世俗生活的热闹转向内心的平静与修行,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尾联“叠取蒲团高一尺,坐消一辆蔚州灰”描绘了诗人静坐修行的情景。通过“蒲团”、“坐消”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选择在蒲团上坐禅,以蔚州灰为伴,暗示了他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消除烦恼的决心。这一联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也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战争、和平、自然、修行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战争残酷的反思、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精神世界深入探索的渴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迁馆
久假而不归,乌知非我室。
千金重卜邻,况乃连兄侄。
以此为因依,周旋日已密。
侍儿知花性,权令司纸笔。
频来藉花茵,琴尊间编帙。
或往叩邻扉,胡床欢促膝。
一年周一迁,光景流波疾。
芘身久仰人,茫茫余自失。
物贵返厥初,旭日行当出。
图书归旧厨,几案留净室。
庭木醉霜华,朱柿与黄橘。
人禽竞扳窥,呵护从此毕。
我身等蘧芦,宁暇儿女恤。
谢主兼别邻,返钥仍封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