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迟风(chí fē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的时间比预期晚或迟到的风。
尺素(chǐ sù)的意思:指人的品德、行为、言谈等方面都十分朴素、正直、廉洁。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卖冰(mài bīng)的意思:指出售不值钱的东西或行为愚蠢、不切实际。
卯酒(mǎo jiǔ)的意思:指早晨就喝酒,形容人放纵、荒淫不羁的行为。
柔魂(róu hú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柔软温和,不刚强不强硬。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一握(yī wò)的意思:握住一次。
樱桃(yīng táo)的意思:指吃东西或喝水时小口小口地吃或喝。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三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四月时节的春末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燕台四月”,开篇点明地点与时间,燕台指的是北京的燕山之巅,四月则是春季的尾声,万物开始进入夏的准备阶段。此处以“处处园林花事歇”描绘了春天的花事逐渐消逝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循环规律。
“卯酒初醒,卖过樱桃听卖冰”,接着描述了一幅清晨酒醒后的市井生活画面。卯时饮酒,初醒后听到的是樱桃的叫卖声和冰块的售卖声,这不仅展现了生活的日常气息,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樱桃成熟,天气渐热,需要冰来解暑。这一细节处理得十分巧妙,既体现了生活的烟火气,又暗含了季节的转换。
“日迟风暖,一握榴巾香汗满”,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午后景象。日光渐长,微风拂面,人们在户外劳作或休闲,头戴榴花巾(榴花象征着繁盛与吉祥),汗水浸湿了衣衫,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一句通过人物的穿着与活动,形象地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与生机勃勃的场景。
“尺素谁题,昨夜柔魂过画溪”,最后两句则转为抒情,以“尺素”(古代书信的代称)表达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昨夜自己的情感如同溪水般流过画一般的溪流,寓意着情感的绵延不绝与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同时,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会稽颂·其七
山簇簇兮环湖,水淼淼兮萦纡。
人何游兮明镜,鸟何飞兮画图。
怀贺老兮今昔,想逸致兮林庐。
老之襟兮天阔,老之神兮秋月。
飞翰兮龙鸾,吐词兮冰雪。
际熙运兮开元,司缛典兮春官。
凌玉霄兮倚华盖,骖骏驭兮升西昆。
俄清梦兮绵绵,恍乘云兮登仙。
觐紫皇兮玉宸,聆九奏兮钧天。
笺天公兮遂志,鼓予枻兮锦里。
吾朋兮鸥鹭,吾宾兮烟水。
野服兮蹁跹,斑衣兮娭戏。
缅高贤兮非苟于去就,其庶几兮东门之傅鸱夷之子。
送楼尚书赴诏
听履辞荣反旧庐,高堂燕坐每申如。
肯随流俗趋邪径,要使吾身宅广居。
告老未能三阅月,趣归已奉十行书。
愿公努力扶皇极,展尽胸中万卷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