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对策(duì cè)的意思:对策是指针对某种情况或问题制定的应对方法或策略。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窥园(kuī yuán)的意思:窥视别人的私人生活或隐私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圣世(shèng shì)的意思:圣世指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贤良(xián liáng)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董仲舒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通过董子下帷处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传承。首句“昔人高可仰”,表达了对董仲舒高尚人格的崇敬,他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成就依然令人仰望。接着,“其奈广川何”一句,以广川比喻时间的长河,暗示董仲舒的影响跨越时空,如同广川般深远。
“身在窥园少,忠留对策多”两句,通过对比董仲舒在世时的勤勉与离世后留下的智慧结晶,强调了他的忠诚与贡献。窥园,可能指董仲舒在学术上的探索与研究,而“对策多”则表明他在政治上的谏言与策略,为国家与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野花馀锦绣,林鸟半啼歌”描绘了董仲舒去世后的自然景观,野花如同锦绣一般点缀着大地,林间的鸟儿似乎在哀鸣,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悲凉,象征着董仲舒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与影响依旧在世间流传。
最后,“圣世贤良诏,儒生复此过”点明了董仲舒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作为儒家学者的地位。圣世贤良诏,意味着在那个时代,董仲舒因其卓越的道德品质和学术成就,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表彰。对于后来的儒生而言,董仲舒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榜样,每次经过这里,都能感受到其精神的激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董仲舒事迹的追忆,展现了其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沈材美大参与沐希申锦衣手卷走笔次韵
古道日以衰,所交非久敬。
沐侯与沈君,允矣不失正。
握手出肺肝,委身奉王命。
气味似陈雷,授受同思孟。
顾彼反覆手,置之不复诇。
而我来滇阳,步履来远迎。
咳唾散珠玑,谈笑壶觞罄。
乃知百世情,不较一日胜。
所以赏音人,在德不在令。
喈喈鸡催晨,萧萧雨成瞑。
嗟哉人世间,四美谁能并。
二妙真可人,常以琼琚赠。
夏德树大理见寄古选次韵答之
有客款我门,笑言恒哑哑。
问我亦何为,万事如茅把。
古道日已非,今人竞清洒。
丝桐久不弹,知音聊一写。
山泽有往来,天地自高下。
顾谁独得之,斯人乃达者。
面目虽不同,肺肝讵能假。
瓶罂各有用,所贵在陶冶。
我当从容言,永入芝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