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答歌》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墓地景象,表达了对生死、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墓门道,高下不同茔”,开篇以墓地为背景,描绘了墓门道路的起伏不平,以及墓地的高低错落,暗示了生命的起落和死亡的必然性。这里的“茔”指的是墓地,通过“高下不同”描绘出墓地的地理特征,也隐喻了人生境遇的差异。
“一种生春草”,接着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了墓地中的春草。春草虽小,却在墓地中顽强生长,展现出生命力的旺盛。这里以春草象征生命,无论生者还是死者,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痕迹,体现了生命的延续性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比墓地的静寂与春草的生机,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它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独特见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