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彭玉麟联》
《挽彭玉麟联》全文
清 / 樊希召   形式: 对联

千秋少保传人,惟不惜死、不爱财,能打破这义利关头生民免受红羊劫

万古衡阳一奇事,只入其疆、过其市,便听得那绅耆告语,此老曾要白鹤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鹤(bái hè)的意思:白鹤是指白色的鹤,比喻高飞远翔、神态悠然的样子。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传人(chuán rén)的意思:传承优秀的品质、才能或传统。

打破(dǎ pò)的意思:破坏、摧毁、结束

告语(gào yǔ)的意思:告语指的是能够引起人们深思和警醒的话语或警句。

关头(guān tóu)的意思:关键时刻;决定性的时刻

奇事(qí shì)的意思:指非常稀奇、罕见的事情。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少保(shǎo bǎo)的意思:指年少时具备才干、品德等方面的保证。

绅耆(shēn qí)的意思:指年纪大、有经验且有品德的人。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一奇(yī qí)的意思:非常罕见的事物或情况

红羊劫(hóng yáng jié)的意思:指被人拿走、被人抢劫。

鉴赏

此挽彭玉麟之联,由清代诗人樊希召所撰,不仅颂扬了彭玉麟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更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上联“千秋少保两传人,惟不惜死、不爱财,能打破这义利关头,生民免受红羊劫”中,“千秋少保两传人”开篇即点明彭玉麟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品德与功勋将被后世铭记。“惟不惜死、不爱财”则高度概括了彭玉麟在面对生死与财富时的抉择,展现了他不畏牺牲、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能打破这义利关头,生民免受红羊劫”进一步赞扬了彭玉麟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能够坚守正义,保护百姓免遭灾难,体现了其深远的历史贡献和道德力量。

下联“万古衡阳一奇事,只入其疆、过其市,便听得那绅耆告语,此老曾要白鹤盟”则通过描述衡阳的一件奇事,侧面烘托了彭玉麟的影响力。这一奇事指的是彭玉麟在衡阳的某次行踪中,即使只是路过,也能让当地的老绅士们讲述他的故事,甚至提及他曾参与的“白鹤盟”,这象征着彭玉麟在民间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通过这一奇事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彭玉麟作为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整体而言,此联以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彭玉麟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和缅怀之情。

作者介绍

樊希召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其一赠张守宠姬

帘幕闻声歌已妙。一曲尊前,真个梅花早。

眉黛两山谁为扫。风流京兆江南调。

醉得白须人易老。老去侯鲭,旧也曾年少。

后夜短篷霜月晓。梦魂依约云山绕。

(0)

西江月·其三武昌妓徐楚楚号问月索题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呼童忙为卷虾须。

试问中情几句。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

嫦娥无语谩踌躇。飞过画栏西去。

(0)

古诗

凉生几砚窗未糊,秋风射入如相呼。

床头吴钩作龙吼,便欲乘此捣穹庐。

丈夫诗胆如斗大,摩挲笑与歌楚些。

生平柔肠作铁坚,挑尽寒灯拥襟坐。

撞钟打鼓天欲明,鸦未知晓鸡先惊。

夜来有雨不须问,听取窗前蕉叶声。

老僧惯閒定较可,山色朦胧半烟锁。

玉簪委地怕禁持,消息雨中弹指过。

前回十日得一晴,远山松桧如泼青。

痴云冉冉自辟易,半江滚滚金龙生。

桂花毕竟终燥薄,强出婵娟懒梳掠。

正缘久不见云生,事半功倍扫萧索。

人言快意难得时,世间乐事须生悲。

转头泼墨天地黑,依然雨脚如丝垂。

山翁岂识神龙志,特地霖淫阻游意。

不知金鸭香篆长,拥鼻犹可看文戏。

重重叠叠添青苍,谁谓浓翠绕丛篁。

草木过湿有香意,衣笼笃褥篝笼汤。

峭岩万丈苔斑驳,日固甚佳雨不恶。

晴明晦冥俱可观,刍豢有时荐藜藿。

爱山之痴如爱诗,或日或雨皆足奇。

君不见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0)

南山十咏·其八集儒阁

飞阁敞东轩,俯瞰长江泻。

晨霞晃梁际,晴虹隐波下。

诸生肄业馀,群吏时享罢。

清风四座来,兹焉纵嘉话。

(0)

投壶

暇日宾朋集,投壶雅戏同。

傍观惊妙手,一失废前功。

礼盛周垂宪,词誇晋起戎。

区区论胜负,转眼事还空。

(0)

夜凉

茅舍萧萧暑雨馀,夜凉清若在冰壶。

一窗月上杉篁影,便是人间水墨图。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