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三通鼓,犹残二尺檠。
始疑千嶂合,徐觉半窗明。
沉寂(chén jì)的意思:指一个人不爱说话,很少开口。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初生(chū shēng)的意思:比喻刚出生的小动物或小孩子。
顾兔(gù tù)的意思:顾虑兔子的安危,指顾虑小事而忽略大事。
荒鸡(huāng jī)的意思:指鸡飞走了,形容事物荒废或人离开了。
净尽(jìng jìn)的意思:完全消耗或耗尽
三通(sān tò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联络、联系。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通鼓(tōng gǔ)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得非常迅速,没有滞后。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玉斧(yù fǔ)的意思:指极其珍贵的宝贝,也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或稀罕物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夜景。夜色沉沉,寂静无声,时间似乎在高城上缓慢流逝,已是四更时分。在这样的夜晚,山峦收敛了浓重的云雾,变得清净无垢,月亮则刚刚升起,光芒初现。诗人提到已经过了三次更点的鼓声,而室内还剩下不多的灯火。开始时他怀疑是不是山峦间的万壑叠嶂都合而为一,但随后意识到只是窗户上半开的明亮。
诗中“顾兔空留照,荒鸡太少情”两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古人常以兔(月兔,即月亮)与鸡(即清晨的鸡鸣声)比喻夜深和黎明前的寂静,而这里却说是“空留照”和“太少情”,显示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最后,诗人提到应须烦劳玉斧(即精心雕刻),在缺损的地方继续修补,这里象征着对生活、工作乃至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和完善。
这首诗通过静谧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过往美好以及个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