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愧道益远,所喜性习懒。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二十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樗散(chū sà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离散、分散,失去团结或整体性。
到眼(d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或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后阶段。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禄养(lù yǎng)的意思:指以国家的禄俸来供养自己的父母或亲属。
末路(mò lù)的意思:指事物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发展或改变的境地。
偶然(ǒu rán)的意思:偶然指的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情。
篇简(piān jiǎ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文字简洁明了。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俗冗(sú rǒng)的意思:指言辞低俗庸俗,冗长无聊。
性习(xìng xí)的意思:指某种性格或习惯长期形成并难以改变。
- 翻译
- 我生来就有着江海般的性格,世俗的繁琐事务无法吸引我的目光。
偶尔因生活所需而忙碌,却又回归到阅读和写作之中。
惭愧的是,追求道义的道路越来越遥远,但庆幸的是,我喜好安逸懒散的生活。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这样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是一种恩赐,尤其适合我这种散淡的人。
- 注释
- 江海性:比喻人胸怀宽广,不受世俗束缚。
俗冗:世俗的琐碎事务。
牵禄养:因生活所需而忙碌。
篇简:指阅读和写作。
道益远:追求道义的道路。
性习懒:喜好安逸懒散。
末路:人生的晚年或最后阶段。
惠:恩赐。
樗散:形容人的性格散漫,不拘小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第四十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生喜好自由自在的江海生活,对于世俗的繁琐事务并不在意。他偶尔因为生活所需而从事文书工作,但内心更倾向于追求宁静和简单。他自责未能完全遵循内心之道,却也庆幸自己的性格使然,喜欢懒散的生活。最后,他以“末路终此惠,尤得养樗散”表达对自己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意指即使在晚年,也能享受这份闲适与无拘无束。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性自由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东庵广福禅院
何处登临眼最明,雪峰佳处一川平。
潮随海月生时上,峰在云天静处横。
幢盖神扶乔木影,风雷井闭古泉声。
灵踪凿尽翻惆怅,何日游山报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