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八寄全椒道士》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八寄全椒道士》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新移白阁峰,远访中条客。

结茅经台共坐云间石。

松龛读易朝,月窗谈道夕。

从此终身区中了无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阁(bái gé)的意思:白色的阁楼,比喻高耸的建筑物。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共坐(gòng zuò)的意思:共同坐下,一同坐着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区中(qū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处于中间位置的地方或状态。

授经(shòu jīng)的意思:传授经书或教义。

松龛(sōng kān)的意思:形容神态慵懒,不拘小节。

谈道(tán dào)的意思:指谈论道义或讲述道理。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月窗(yuè chuāng)的意思:指月亮从窗户中透出来,比喻事物透过隐晦的迹象或线索而被人察觉。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中条(zhōng tiáo)的意思:中条是指割去两头,只留中间一段。比喻事物或人的优秀部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拜访中条山的隐士,共同探讨道学,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道学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首句“新移白阁峰,远访中条客”,描述了诗人不远千里,前往中条山拜访隐居的道士。白阁峰可能象征着高洁与清雅,而“远访”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结茅授经台,共坐云间石”,描绘了两人在山中搭建茅屋,一起在云雾缭绕的石头上读书论道的情景。这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松龛读易朝,月窗谈道夕”,进一步展现了他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早晨在松林中的小屋内研读《周易》,夜晚则在月光映照下的窗户边讨论道学。这种日夜不息的学习与思考,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道学的执着。

最后,“从此到终身,区中了无迹”,表达了诗人对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他希望从现在开始,直到生命的尽头,都能过着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彻底摆脱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道学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秋怀十首·其十

潭潭明光殿,稽首西方仙。

平生修何行,步有黄金莲。

我岂昔好径,报以履下穿。

洗足坐道场,卒卒此何缘。

(0)

次韵应物有叹黄楼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

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

斯楼亦何与,与人压复起。

纷纷徒尔为,长剑须天倚。

循分即可久,吾行谁与止。

迩来贤达人,五十笑百里。

赖有寇公子,众毁闻独美。

直气慑狂童,牵联皆可纪。

少公作长句,班扬安得拟。

颇有喜事人,睥睨欲搥毁。

一朝陵谷变,天语含深旨。

惊倒楼前人,今朝有行履。

(0)

寄张学士

湖海三年别,谯徐一日间。

经时犹未见,凡事信多艰。

理极那须说,情生不自还。

从来阙声问,相见若为颜。

(0)

和王子安至日三首·其二

物理有终极,人情从往还。

阴阳消长际,老疾去留间。

申白徒怀惠,巢由不买山。

更歌吾和汝,风日稍侵颜。

(0)

东阿

恸哭东阿县,伤心莫与论。

却思当痛日,敢望此身存。

举目人将母,回头影吊魂。

更堪悲手足,孤稚满船门。

(0)

赠寇国宝三首·其二

往岁黄童今寇君,高文要学亦多闻。

留年看举天南翼,过目先空冀北群。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