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山 房 壁 唐 /牟 融 珠 林 春 寂 寂 ,宝 地 夜 沉 沉 。玄 奥 凝 神 久 ,禅 机 入 妙 深 。参 同 大 块 理 ,窥 测 至 人 心 。定 处 波 罗 蜜 ,须 从 物 外 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地(bǎo dì)的意思:指富饶的土地或地方。
波罗(bō luó)的意思:形容物体或情况摇摆不定、不稳定。
参同(cān tóng)的意思:指心灵相通,思想一致,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的关系。
禅机(chán j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机智、巧妙和灵活的方式。
从物(cóng wù)的意思:指从事物体中得到某种东西或效益。
大块(dà kuài)的意思:大块指的是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东西。
定处(dìng chǔ)的意思:确定位置或地位。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窥测(kuī cè)的意思:暗中观察、偷窥、打探消息。
凝神(níng shén)的意思: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入妙(rù miào)的意思:指理解或领悟某种事物或道理非常深刻和透彻。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玄奥(xuán ào)的意思:深奥难解的意思。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珠林(zhū lín)的意思:指才子、文人聚居的地方。
波罗蜜(bō luó mì)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虚伪,表面光鲜而内心阴暗。
- 注释
- 珠林:形容珠宝堆积如林的地方。
春寂寂:春天的寂静。
宝地:神圣或珍贵的地方。
夜沈沈:夜晚的深沉。
玄奥:深奥难解的道理。
凝神:集中精神。
禅机:佛教中指领悟佛法的契机。
妙深:极深奥、微妙。
参同:参悟、理解。
大块理:大自然的普遍法则。
至人心:人的内心世界。
定处:内心安定。
波罗蜜:佛教术语,意为到达彼岸或圆满。
物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 翻译
- 珠林在春天显得格外寂静,夜晚的宝地深沉而神秘。
长久地凝神于深奥的玄理,佛法的精妙之处逐渐领悟。
深入探究自然与宇宙的法则,试图洞察人的最深处心灵。
要想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必须超越世俗,寻找超脱之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夜场景,其中“珠林”和“宝地”暗示了一种珍贵而神秘的环境。诗人通过“寂寂”和“沈沈”两个词汇,营造出一种深远且静谧的氛围,表达了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
“玄奥凝神久”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禅机的长时间冥想与领悟。这里的“玄奥”指的是深邃难测的道理,“凝神久”则表现出一种专注持久的心态,这是中国古代修行者追求的境界。
接下来的“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表明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找哲学思想,而且还要深入观察和理解人类内心世界。这里的“参同”意味着类比与比较,“大块”指的是天地万物,“窥测”则是深入探究的意思。
最后两句“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如何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波罗蜜(梵语为Pāramitā,佛教中的六度之一,代表着智慧和完美)。诗人指出,这种精神状态需要在日常事物之外去寻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内省与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禅理、宇宙和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大旆传闻发武昌,归舟复道抵维扬。
几年风月欠李白,今日河山须子长。
要为中兴考形势,岂徒余事著文章。
翩然欲去无翎翅,自叹不如鸥鹭行。
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
夏潦方为问,秋风又枉书。
寒温叙安否,学问叩何如。
斑鬓惊催老,青衿悔负初。
朝闻夕可死,何敢废居诸。
寄题宋舜卿家小阁兼属李亦韩梁进父二首
湖北终连北,辰州是古州。
故家唯宋民,旧物有书不。
几踏缘江路,频登小阁幽。
虽微少陵句,不减浣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