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北郭(běi guō)的意思:北郭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比喻远离闹市的宁静之地。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苍山(cāng shān)的意思:指高大险峻的山岭,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概高峻。
禅居(chán jū)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隐居于山林或僻静之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禅寂(chán jì)的意思:指心灵宁静,超脱尘世的境界。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定居(dìng jū)的意思:安定地居住在某个地方,不再迁移。
非世(fēi shì)的意思:超凡脱俗,超越世俗尘嚣,与世无争。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积阴(jī yīn)的意思:积累阴气,指长期受压抑或积累不良情绪。
机缘(jī yuán)的意思:指机会和缘分。机缘是指因缘际会的机会,缘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山侧(shān cè)的意思:指山的一侧或山腰。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微径(wēi jìng)的意思:微小的路径或道路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无归(wú guī)的意思:没有归宿,无处可归
戏剧(xì jù)的意思:指舞台上演出的表演艺术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晓昏(xiǎo hūn)的意思:指明了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引申为明白事理、明辨是非。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寻尺(xún chǐ)的意思:寻找尺子。形容事情繁琐,无聊。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坐上(zuò shàng)的意思:指得到或占据某种地位或职位。
- 翻译
- 在北城眺望西湖,小径曲折寻找丈量。
湖水清淡如人意深远,云彩寒冷而无色彩。
深入探寻幽静的禅房,脚步转向青翠的山腰。
落叶堆积难以计数,遮盖了山下的石头。
师者行踪不定,我也何处安身?
四海茫茫无处归宿,我已是山中的老客。
百年缘分已熟,就在此共度禅定时光。
言谈过后,古今之事分明,座位上留下痕迹。
一笑看待此生,世间何事不是一场戏。
打开门迎接远方的山峰,傍晚的雨打湿了一江白浪。
这次游历非寻常际遇,归途已在傍晚显得凄凉。
阴霾笼罩晨昏难辨,钟声宣告夜晚将至。
- 注释
- 北郭:城市北郊。
微径:小路。
寻尺:寻找计量长度。
澹:清淡,平静。
幽禅居:隐秘的禅房。
苍山:青山。
落叶不可纪:落叶堆积,无法计算。
师方:指僧侣。
归路:回家的路。
晓昏:早晨和黄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于西湖美景的感怀和心境。开篇“北郭望西湖,微径几寻尺”表达了诗人站在城市边缘眺望西湖的场景,通过“微径几寻尺”来形容路途的狭窄与幽深,已隐含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心境。
接下来,“澹与人意长,云寒正无色”展示了诗人对于西湖之美的独特感受。这里的“澹”指的是水面的平静,而“澹与人意长”则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共鸣。紧接着,“云寒正无色”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云雾不染尘埃,呈现出一种高洁与淡泊。
“深寻幽禅居,步转苍山侧”则是诗人在寻找那份心灵的宁静和安顿,通过行走于苍茫的山野边缘来表达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这里的“幽禅居”暗示了隐逸生活,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
“落叶不可纪,遮尽山下石”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落叶铺满地面,难以计数,更遮盖了山下的岩石,这些都是时间留给自然界的印记。
“师方无定居,我亦何所适”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生涯方向的迷茫和困惑。在这里,“师”可能指的是精神上的引导者,而“我亦何所适”则表现出诗人的自我寻觅和困惑。
“四海漭无归,老矣山中客”是对自己流浪生涯的一种感慨。诗人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漂泊无定,不知道何时能有一个归宿,“老矣山中客”则更添了一份沧桑与孤独。
“百年熟机缘,还此共禅寂”表达了对命运轮回的感慨,以及对禅学悟性的追求。在这句话里,“百年熟机缘”指的是世事纠缠、因缘际会,而“还此共禅寂”则是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
“语罢今古分,坐上有陈迹”则是在时间流转中对往昔的回忆和反思。诗人的话语似乎划分了过去与现在,而“坐上有陈迹”则是现实生活中的留痕,可能象征着过往的记忆。
“一笑视此生,何事非戏剧”表现出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的一种超然和豁达。面对生命中的种种遭遇,诗人选择了一种释然的态度,将一切看作是戏剧一般,这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命运的宿命观。
“开门纳遥峰,暮雨一江白”则是在描绘一种境界。诗人打开心扉接纳远方的山峰,而外面的世界却在暮色中被细雨洗涤,一切变得朦胧而纯净。
最后,“兹游非世逢,归路晚萧瑟”表达了诗人的此次游历并非寻常之遇,而回归之路则充满了落寞和孤独的气息。这里的“兹游”强调了一种非凡的经历。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以及对于生命、时间和自我定位的一系列思考。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