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寺》
《金山寺》全文
元 / 申屠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层层绀宇崔嵬脚底江涛殷怒雷。

塔影暗摇坤轴动,钟声晴击海门开。

僧临水府洞中出,人泛仙槎海上来。

六凿尘埃俱洗尽,不知身在妙高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洞中(dòng zhō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境地。

绀宇(gàn yǔ)的意思:指高大的宫殿或宏伟的建筑。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脚底(jiǎo dǐ)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或感受。

坤轴(kūn zhóu)的意思:指地球的中心轴,比喻承担重任,稳定不动摇的人或事物。

六凿(liù záo)的意思:指用六次锤击,比喻经过多次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水府(shuǐ fǔ)的意思:指水中的神仙或水神的居所。

仙槎(xiān chá)的意思:指高人隐居的地方或居所。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申屠駉的《金山寺》诗,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雄伟景象和其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层层绀宇裹崔嵬,脚底江涛殷怒雷。”以层层叠叠的绀色寺庙包裹着山峰,仿佛与天相接,脚下则是江涛翻滚,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展现了金山寺的壮观与庄严。

颔联“塔影暗摇坤轴动,钟声晴击海门开。”进一步描绘了金山寺的神秘与超然。塔影在晴朗的天空下摇曳,似乎触动了大地的轴心,而钟声在晴空下回荡,仿佛打开了通往大海的门户,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活力。

颈联“僧临水府洞中出,人泛仙槎海上来。”通过僧人与行人的形象,展现了金山寺作为修行之地的独特魅力。僧人从水府洞中走出,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越;而人们乘着仙槎(传说中的仙人所乘之舟)从海上而来,则寓意着寻求智慧与解脱的旅程。

尾联“六凿尘埃俱洗尽,不知身在妙高台。”点明了金山寺不仅是一个物质上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归宿。在这里,心灵得以洗涤,尘世的烦恼与杂念被彻底清除,仿佛置身于一个妙不可言的高台之上,体验到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申屠駉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

耳虚多听远,展传晨鸡鸣。

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

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

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0)

和乐天诮失婢榜者

把镜朝犹在,添香夜不归。

鸳鸯拂瓦去,鹦鹉透笼飞。

不逐张公子,即随刘武威。

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

(0)

秋夜安国观闻笙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

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0)

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

文苑振金声,循良冠百城。

不知今史氏,何处列君名。

(0)

塞上作

萧萧陇水侧,落日客愁中。

古塞一声笛,长沙千里风。

鸟无栖息处,人爱战争功。

数夜城头月,弯弯如引弓。

(0)

弄白鸥歌

泛泛江上鸥,毛衣皓如雪。

朝飞潇湘水,夜宿洞庭月。

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