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家》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忆家》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
首句“露白风高木叶稀”,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露水在晨光中泛着白光,微风吹拂,树叶稀疏摇曳。这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也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次句“客行早已及寒衣”,紧承上句,将游子的行程与家中准备的寒衣联系起来。游子在外的时间已足够长,以至于家中人已经为他准备好了过冬的衣物。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家人对游子的牵挂和关怀,也进一步加深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第三句“离家不道关山远”,表达了游子对于距离的感知。虽然路途遥远,山川阻隔,但游子心中对家的思念并未因此而减弱。这句话蕴含了游子内心深处对家的执着与向往,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心中的那份牵挂与思念也始终如一。
最后一句“秋梦犹能夜夜归”,以梦境的形式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渴望。即使身在异乡,夜晚的梦中仍能回到久违的家园。这种梦境中的回归,既是心灵上的慰藉,也是对现实无法实现愿望的一种补偿。通过梦境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的乡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以及梦境的运用,深刻地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的强烈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