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村径(cūn jìng)的意思:村径意为乡村小路,比喻深山僻壤、人迹罕至之处。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蜡炬(là j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光辉短暂,即光芒一闪即逝。
两部(liǎng bù)的意思:指两个部门或两个团体之间的互相配合,相互依存。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无哗(wú huá)的意思:没有嘈杂声音,指寂静无声。
香分(xiāng fē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或水平高。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知行(zhī xíng)的意思:指知道道理并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两部蛙(liǎng bù wā)的意思:指两个人或团体之间相互勾结,共同对付第三方。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林毓麟的《夜过李咏南村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晚景象。首句“柴门深掩静无哗”,写出了村庄的僻静,门扉紧闭,没有喧嚣之声,营造出一种安谧的氛围。接着,“路入丛阴村径斜”描绘了小路蜿蜒深入,两旁是浓密的树荫,显得幽深而宁静。
“架拥图书高士业”赞美了主人的学识和高尚品格,暗示这是一个书香门第。而“香分蔬酒故人家”则透露出主人家朴素的生活气息,蔬酒飘香,显示出其淳朴的人情味。接下来,“檐前蜡炬三更月”描绘了深夜的景象,蜡烛微光映照着月色,增添了神秘感。
“水底笙歌两部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蛙鸣比作笙歌,形象地表现出夏夜田野的生机和村民的闲适生活。最后,“坐久不知行路倦,挑镫还与话桑麻”表达了诗人在此逗留时间之长,沉浸在这份田园生活的恬淡之中,忘记了疲劳,甚至与村民亲切交谈农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夜晚的静谧、书香气息以及淳朴的人情,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月二十二日集陶然亭
水光明灭入高寺,戴雪西山耀天际。
推窗满眼是江湖,今日江亭最清丽。
江亭佳处在一旷,十丈车尘隔人外。
下车登阁似登山,步步层层带吟思。
林梢草根动黄绿,观阙遥空隐丹翠。
清谈何必遽流涕,坐送斜阳足馀味。
小丘迤北特孤耸,于此置楼有殊致。
若能张镜吸山光,卧看方知胜閒对。
我来数旬本闲客,况值胡公怀去志。
诸贤傥念会合难,莫惜看花数联袂。
沁园春·其四反止酒
陆醑前来,枚卜功臣,众口交推。
彼从事齐州,清为圣德,督邮鬲县,浊亦贤才。
尧舜千钟,仲尼百斛,子路宁辞十榼陪。
髡一石,更先生五斗,学士三杯。尝闻上顿长斋。
即乘马骑驴事尽佳。
况卓家少妇,为君涤器,杨家妃子,为我持罍。
山带兰陵,水连桑落,曲部分茅议允谐。
咨汝醑,俾侯醴泉郡,曰往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