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千嶂趣,片纸尺绡中。
云暗孤村月,潮生满树风。
这首诗描绘了陈裕斋在临摹字帖与抄写之外,特别擅长使用破墨技法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陈裕斋在书法艺术上的独特造诣。
首联“临帖钞书外,尤深破墨工”,点明了陈裕斋不仅在临摹字帖和抄写上有着深厚的功底,更是在破墨技法上有着独到的造诣。破墨,即在墨色浓淡之间巧妙转换,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韵律美。
颔联“万峰千嶂趣,片纸尺绡中”,以夸张的手法,将陈裕斋的书法作品比作一幅幅蕴含着万座山峰、千条山脉之趣的画卷,即使是在小小的纸张和绡布之中,也能展现出宏大的自然景观,体现了陈裕斋书法的广阔视野和深厚功底。
颈联“云暗孤村月,潮生满树风”,进一步描绘了陈裕斋书法作品中的意境之美。云雾缭绕的孤村,月光洒落,潮水涌动,满树轻风,这些自然景象被巧妙地融入书法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仿佛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背后那份宁静与深远的情感。
尾联“自嫌吾已老,摩砚一无功”,表达了陈裕斋对自己年岁渐长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更大成就的自责。然而,这种自责中也透露出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即使岁月不饶人,依然坚持磨砺自己的技艺,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陈裕斋书法艺术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我成长的反思,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
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
年年第一,相见越溪东,云体态,雪精神,不把年华占。
山亭水榭,别恨多销黯。
又是主人来,更不辜、香心一点。
题诗才思,清似玉壶冰,轻回顾,落尊前,桃杏声华减。
人生两瞳子,烂烂岩下电。
见尽天下人,不见自己面。
古哉容成侯,作我眼外眼。
我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
藓花绕背字痕青,彷佛阳冰八分篆。
神光一点未埋没,尤物千年几流转。
君不见扬子江心水如练,年年铸入凝阴殿。
后来血染江水浑,至今端午人闭门。
藤护颓垣石靠门,竹垆香穗篆馀熏。
醉来终夜不知雨,梦觉四山都是云。
半局棋枯僧入定,一声松响鹤离群。
缺权癞可风流尽,招隐归来有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