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湘源得赤马绝驶命曰胭脂快策以渡湘陵波径过障泥尽湿既不畏怖乃作细步》
《于湘源得赤马绝驶命曰胭脂快策以渡湘陵波径过障泥尽湿既不畏怖乃作细步》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石濑溅溅响若雷,缝螭骧首踏波来。

满河桃浪颜色一朵火云霸才

岂有衣香惊魏殿,更无团扇章台

要跨金埒横门道,待我勤王赐宴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霸才(bà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种技能上具有非常出色的才能,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赐宴(cì yàn)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为宾客举办盛大宴会。

横门(héng mén)的意思:指冒险行为,胆大妄为。

火云(huǒ yún)的意思:形容火势熊熊腾起的样子。

溅溅(jiān jiān)的意思:形容水或其他液体飞溅的声音。

金埒(jīn liè)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坚贞不屈。

门道(mén dɑo)的意思:门道指的是某种事物的奥秘、诀窍或技巧,也可以表示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或方法。

勤王(qín wáng)的意思:勤奋忠诚地为国家或君主效力,维护国家安定和君主权威。

石濑(shí lài)的意思:指人多,拥挤不堪,形容人群拥挤不堪的场景。

桃浪(táo làng)的意思:指桃花盛开的景象,比喻美丽的风景或繁荣的景象。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骧首(xiāng shǒu)的意思:形容马儿昂首奔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人昂首自信,豪情万丈。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一朵(yī duǒ)的意思:指同类中的一朵,表示在众多相似的事物中突出出众的一份。

章台(zhāng tái)的意思:指官衙或朝廷的聚集地,也用来比喻政权或权力中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赤色骏马在湘水之畔的壮丽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马匹的特性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雄浑而又细腻的意境。

首句“石濑溅溅响若雷”,以石濑的潺潺流水声比作雷鸣,生动地展现了水流的气势和力量,为整首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接着,“缝螭骧首踏波来”一句,通过想象中龙的鳞片缝合处的缝隙,以及马首昂扬的姿态,形象地描绘了马匹在波涛中疾驰的场景,展现出其矫健与勇猛。

“满河桃浪妒颜色,一朵火云扶霸才”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满河的桃花浪比作嫉妒的女子,而那朵火云则象征着马匹的非凡才能,进一步强化了马匹的威风凛凛和不凡气质。

“岂有衣香惊魏殿,更无团扇过章台”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马匹独特魅力的赞美,暗示其不同于寻常之物,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甚至能超越宫廷的奢华与权贵的炫耀。

最后,“要跨金埒横门道,待我勤王赐宴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匹赤马的期待与敬仰,希望它能够跨越金埒,横越门户,最终回到君王的宴席上,象征着马匹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士,也是能够参与国事、受到尊崇的英雄。

整首诗通过对赤马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动物之勇,也蕴含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期待,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壮美与豪情的独特追求。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再和三首·其二

燕窠泥土一春衔,惭愧封侯止立谈。

旧隐尚闻存竹径,归休但要葺茅庵。

钓船梦想沿溪泛,酒盏遥思向日酣。

强欲迟留依幕府,吴公行恐召河南。

(0)

再和二首·其二

宸心恻恻念污莱,南籞西池闭不开。

长乐鸣鞘千乘出,顾成荐鬯万方来。

从臣暗泣新宫柳,父老行依辇路槐。

双阙影斜朱户启,都人留看属车回。

(0)

山胡

山胡拥苍毳,两耳白茸茸。

野树啼终日,黔山深几重。

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

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

(0)

腊月九日雪三绝句·其三

腊中得雪春宜麦,瓮里无糟寒恼人。

未暇樽罍伴佳客,先将饼饵许比邻。

(0)

两中秋绝句二首·其二

两逢重九尉佗城,蜑叟相从倒酒瓶。

十二年来均寂寞,此心南北两冥冥。

(0)

访涌泉吴文叟隐居

水绕庭除屋近山,居人六月自清寒。

平时不起轩裳念,此去真输岩穴安。

书富五车成活计,樽开千日慰艰难。

径谋百亩从君隐,凭藉林泉寄一箪。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