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将暮,行路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鸣雨(míng yǔ)的意思:形容雷声大雨点大的情况。
轻出(qīng chū)的意思:形容出现的次数很少或者难以预料,也可以指某种情况或者现象的发生程度较轻。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倏忽(shū hū)的意思:突然、迅速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拥盖(yōng gài)的意思:形容人多或事物密集,相互覆盖。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题画》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生动场景。首句“千峰流云送鸣雨”以动态的视角展现山峰间云雾缭绕,雨声潺潺,如同自然的交响乐。次句“万壑长风战高树”则刻画了山谷中劲风与挺立的树木对抗的壮丽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
“拥盖山人何处归”转而关注画中的主角——山人,他似乎被这风雨和壮美景色所吸引,不知何时才能归去。接下来两句“林深野寒日将暮”,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暗示时间已晚,山人仍未离去,孤独而执着。
最后两句“日将暮,行路苦。天地阴阳倏忽殊,山人慎勿轻出户”,诗人以关切的口吻提醒山人,天色渐暗,气候变化无常,行走艰难,劝诫他不要轻易出门,表达了对山人安全的担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情感的表达,不仅描绘了画作的视觉效果,也融入了诗人对画中人物的深深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