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闾丘四舅二首·其二》
《呈闾丘四舅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不识高安县,饱闻明恕堂。

毋卑百里小,未觉四年长

议论兼秦汉,规模类越杭。

庙堂方急此,已试乃为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饱闻(bǎo wén)的意思:指广泛听闻,了解很多事情。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高安(gāo ān)的意思:高处安全,比喻在高位上时可以安全无虑。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明恕(míng shù)的意思:指明察事理,宽容谅解他人的过错。

年长(nián zhǎng)的意思:年纪大,年纪比较长。

议论(yì lùn)的意思:

◎ 议论 yìlùn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
◎ 议论 yìlùn
[remark]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注释
不识:未曾了解。
高安县:地名,具体未给出。
饱闻:经常听说。
明恕堂:可能指一个有名的地方或人物,以其宽恕明理而闻名。
毋卑:不要轻视。
百里小:形容地域不大。
未觉:并未感到。
四年长:四年时间似乎并不漫长。
议论:讨论,辩论。
兼秦汉:包括秦汉时期的水平。
规模:规模,格局。
类越杭:类似越州杭州的规模。
庙堂:朝廷,官府。
急此:急需这样的人才。
已试:已经经过考验。
乃为良:证明是优秀的。
翻译
未曾了解高安县,却常听说明恕堂的名声。
不要轻视这小小的百里之地,感觉上并未觉得四年时光漫长。
这里的言论和讨论跨越秦汉两代,规模宏大如同越州杭州。
朝廷正急需这样的人才,经验证明你已经是个优秀的人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他的亲戚闾丘四舅的,表达了对高安县的敬仰和对其治政能力的认可。首句"不识高安县"看似谦虚,实则暗含对地方官员的期待,暗示虽未亲自所见,但耳闻其名,已知其非同一般。

"饱闻明恕堂"进一步强调了对方以明理宽恕为治政之道,表明其名声在外。接下来两句"毋卑百里小,未觉四年长",意在说不要因为高安县地域不大而轻视,实际上在这里度过的四年时间里,已经感受到了显著的变化和成就。

"议论兼秦汉,规模类越杭"高度评价了高安县的政论见识深广,如同秦汉时期的雄才,且规划规模宏大,类似越州杭州,显示出治理有方。

最后两句"庙堂方急此,已试乃为良",表达了朝廷对于此类人才的急需,认为这位官员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优秀,堪称朝廷之良材。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高安县的官员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治政理念赢得了诗人的认可,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贤能官员的期待。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挽朱际敩联

勇退急流,不究其施,才吏投闲世共惜;

以财自卫,无累于德,老成颓落吾安归。

(0)

挽曾国荃联

内举岂傅相私情,须知决胜运筹,鲍帅本逊公一著;

遗疏尚荐贤当代,若论干家栋国,劼侯应后死十年。

(0)

贵州光武庙联

旧说本无稽,想四百年火德承家,福受王明,或应占井勿幕耳;

中兴今再见,看廿八将云台画像,生逢景运,可但作壁上观乎。

(0)

婺源考棚联

渍种必苗,爇兰必香,千家茆屋书声,定有几枝大手笔;

登高自下,陟遐自迩,万里蓬山云路,先从一邑小文场。

(0)

安庆大观亭联

大江东去,看骇浪惊涛,千古英雄淘不尽;

匹马南来,问豪情壮志,一楼风月拓奇观。

(0)

北京安徽会馆联

同是宦游人,结宅近依琼岛树;

应知故乡事,把杯遥话敬亭山。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