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舟望东云,犹向帆端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佳(bù jiā)的意思:不好,不理想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端翔(duān xiá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飞翔、跳跃。
怀伤(huái shāng)的意思:心中怀念过去的伤感或痛苦情感。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乃尔(nǎi ěr)的意思:表示对他人的称呼或指代,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飘洒(piāo sɑ)的意思:形容气质或风度高雅,自信而从容。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如画(rú huà)的意思:形容景色或者形象非常美丽,宛如画中一般。
无归(wú guī)的意思:没有归宿,无处可归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衣巾(yī jīn)的意思:指衣带和巾帕,比喻亲密的关系。
游尘(yóu chén)的意思:指人在尘土中行走,形容行动频繁、奔波劳累。
雨气(yǔ qì)的意思:指雨过天晴,暴雨过后天空放晴,比喻困难过后,事情顺利解决,希望出现。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白茫茫(bái 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一片一望无际、一片空白的景象。
- 鉴赏
这首《舟中望紫岩》由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时,对沿途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近山如画墙,远山如帚长”以生动的比喻,将近处的山比作精致的画墙,远处的山则如同扫帚般绵延不绝,展现出山水的层次感与广阔之美。接着,“我从云中来,回头白茫茫”一句,诗人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回望时只见一片白茫茫,既表达了身在云中的飘渺感,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惜去乃尔觉,常时自相忘”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美景的不舍与感慨,同时也反思日常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忽视。接下来的“相忘岂不佳,遣此春怀伤”,则是在思考遗忘是否也是一种解脱,但面对春天的美景,诗人内心仍不免感到忧伤。
“飘洒从何来,衣巾径微凉”描绘了微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仿佛是大自然的轻抚,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舒适。“初疑雨气集,冉冉游尘黄”则通过猜测和观察,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细致入微的感知,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
“无归亦自可,信美非吾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异乡的接纳,即使没有归途,也能在异乡找到美的感受,但心中始终有一份对故乡的眷恋。“登舟望东云,犹向帆端翔”最后两句,诗人站在船上,望着东方的云彩,帆影在云中飞翔,既是对旅途的继续,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