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童丱须知.乐声篇》
《童丱须知.乐声篇》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乐声表至和在乎民共乐。

百姓怨咨八音振作

朝歌商纣擒,煖响奏婴缚。

四海欢心全胜弦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音(bā yīn)的意思:指音乐中的八个音阶,也用来形容音乐和声音的美妙。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欢心(huā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心情愉快、快乐的状态。

全胜(quán shèng)的意思:指完全胜利,没有任何失利。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弦索(xián suǒ)的意思:指线索、蛛丝马迹,引申为追踪、寻找的线索。

怨咨(yuàn zī)的意思:指怀恨在心,心存不满。

在乎(zài hu)的意思:关心、重视、在意

振作(zhèn zuò)的意思:恢复精神,鼓舞士气

至和(zhì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没有矛盾或争执。

鉴赏

此诗《乐声篇》出自宋代史浩的《童丱须知》一书,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独立诗作,但其内容蕴含深意,探讨了音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首句“乐声表至和”点明音乐是表达和谐之美的媒介。接着,“在乎民共乐”强调音乐应当为民众所共享,带来欢乐。然而,诗人随后提出疑问:“百姓或怨咨,八音徒振作。”这句揭示了音乐在不同人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感受,即便是精心制作的音乐(八音,泛指各种乐器),也可能无法让所有人感到愉悦,甚至引起不满。

接下来,“朝歌商纣擒,煖响奏婴缚”运用历史典故,将音乐与政治权力相联系,暗示音乐不仅关乎艺术,也关乎权力的象征与控制。通过“朝歌”与“商纣擒”的对比,以及“煖响”与“婴缚”的对立,诗人表达了音乐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扮演的不同角色,既有庆祝胜利的喜悦,也可能成为束缚自由的工具。

最后,“四海得欢心,全胜听弦索”总结全诗主旨,强调真正的音乐应当能够跨越地域界限,让四海之内的人们都能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远胜于仅仅听弦索之音。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和谐与普遍幸福的向往。

综上所述,《乐声篇》通过探讨音乐与社会、政治、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功能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过栖霞岭

蔚若烘曦赪且浮,峰高自合有霞留。

由来名象公天下,何必拘墟说润州。

(0)

过嘉兴再和钱陈群田园杂兴十首·其七

薄试春寒冬更寒,吾民宁乏有衣单。

定当剀切陈民隐,莫饰其辞蕲意宽。

(0)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四石壁过云

古木长林赤壁隈,清江涛击楚云开。

孤亭四柱厜㕒上,祗合名之曰快哉。

(0)

云气未肯开,绵密清明雨。

系缆古河湄,为念夫徒苦。

(0)

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八首·其一

九峰园畔换轻舟,古郡城西初度游。

二十四桥虽莫辨,紫微犹足缅风流。

(0)

至泉林二首再叠旧作韵·其一

泉林子在川上处,成诵髫龄记忆明。

五十望墙犹未入,东西归壑又逢晴。

门庭熟路无须问,轩榭前题有若迎。

胜地良辰扶翠辇,高年憩赏足娱情。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