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择言两绝句·其二》
《寄赠择言两绝句·其二》全文
宋 / 李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逍遥儒墨专场,万遍莲花嫁马郎

心若死灰诗欲尽,乞侬西国更生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更生(gēng shēng)的意思:指人物经历痛苦或失败后,重新振作,焕发新生。

花嫁(huā jià)的意思:指新娘,也用来比喻要出嫁的女子。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马郎(mǎ l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粗鲁、无礼、不知礼节。

儒墨(rú mò)的意思:儒墨指的是儒家和墨家,是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不同的观点或立场之间的对立。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西国(xī guó)的意思:指西边的国家或地方,也泛指边远的地方。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心若(xīn ruò)的意思:形容心境平静、无所畏惧。

专场(zhuān chǎng)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某个特定的场合,专门为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场所或场地。

鉴赏

这首诗《寄赠择言两绝句(其二)》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

首句“逍遥儒墨两专场”,以“逍遥”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状态。儒墨两专场,分别指儒家和墨家的学说,这里用以象征不同的思想领域或艺术风格。诗人似乎在说,他游走于不同思想的场域中,寻求精神的自由与艺术的多样。

次句“万遍莲花嫁马郎”,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清雅的象征意义,而“万遍”则强调了这种意象的反复出现,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嫁马郎,此处可能是一种隐喻,既可理解为将高洁之物赋予世俗之人,也可解读为诗人对艺术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整体来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现实、理想与世俗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第三句“心若死灰诗欲尽”,“心若死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仿佛一切欲望与激情都已消逝。然而,“诗欲尽”却暗示了创作的渴望并未消散,反而在静默中酝酿着新的力量。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即使在看似无欲无求的状态下,内心深处仍充满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追求。

最后一句“乞侬西国更生香”,“乞”字在这里带有请求与期待之意,诗人似乎在向远方、向未知的世界发出呼唤,希望在西方(这里可能泛指异域或更广阔的世界)找到新的灵感与生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探索的开放态度,也表达了对超越自我、寻求新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人生以及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远方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李彭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渡洛游三乡书所见

重云蔽南山,远见山雨白。

我行山之北,便与云雨隔。

西风来如奔,零乱云物拆。

驱除信果决,霶霈绝馀滴。

收雷如归师,蹄辙度南碛。

群峰涌地出,掀荡无留碧。

暮投三乡寺,落日在东壁。

钟鸣高阁晚,野迥见归翼。

还家晚川静,秋月未生魄。

聊资览物态,应用慰行役。

(0)

和周廉彦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0)

偶成

冒热不安寝,整冠常夙兴。

清风入我怀,眷眷如有情。

嗟彼朝市人,正与膏火争。

藏机入钩钤,肆辩纷纵横。

所得无几何,所嗟无一诚。

往来各有趣,南北自分朋。

明德天所相,欺诬祸所婴。

犹如赴火蛾,缠绵尚营营。

悟此澹无作,不与炎凉并。

居閒苦无事,驱马出南城。

登山猿不避,鼓棹鸥靡惊。

谁知瘴岚中,谈笑适此生。

祥凤非矫矫,高鸿本冥冥。

请君少安坐,此诗殊可听。

(0)

渊宗郎中移利州路漕

列驺传鬨避轺车,天角横参帐饮馀。

即日前驱催负弩,几旬论报罢移书。

赐山故冶流钱外,烧栈新邮转粟初。

使选愈华身尚远,喜荣嗟滞两何如。

(0)

成都

风物繁雄古奥区,十年伧父巧论都。

云藏海客星间石,花识文君酒处垆。

两剑作关屏对绕,二江联派练平铺。

此时全盛超西汉,还有渊云抒颂无。

(0)

七夕

乌鹊桥头羽盖移,秋风长有隔年期。

七襄终日难成报,不是星娥织作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