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巩华城》
《经巩华城》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风鞍马苦,独过巩华城。

龙瓦飞空殿,雕旗折大营。

奚儿弯石弩,赵女银筝

讵念良家子凄凉出塞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鞍马(ān mǎ)的意思:鞍马是一个指代骑马的动作,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姿态或能力。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飞空(fēi kōng)的意思:指飞翔在空中。

家子(jiā zǐ)的意思:指儿子或子女。

良家(liáng jiā)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良好、家境富足的家庭。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奚儿(xī ér)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鲁、野蛮。

银筝(yín zhēng)的意思:比喻音乐美妙动人。

赵女(zhào nǚ)的意思:指女子对丈夫非常忠诚,不离不弃,始终如一。

良家子(liáng jiā zǐ)的意思:指家庭背景纯正,品德高尚,修养良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行经巩华城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悲壮之情。

首句“秋风鞍马苦”,点明了季节与旅途的艰辛,秋风萧瑟,鞍马劳顿,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独过巩华城”一句,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穿越这座古城的孤独感,与后文的场景形成对比,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龙瓦飞空殿,雕旗折大营。”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龙瓦(可能指宫殿上的瓦片)在空中飞舞,暗示了战斗的激烈;而“雕旗折大营”则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惨烈,旗帜被折断,营地遭受破坏,显示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

“奚儿弯石弩,赵女割银筝。”这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将战争与和平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奚儿(古代北方民族)弯弓射箭,赵女(可能指古代赵国的女子)弹奏银筝,一动一静,一战一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讵念良家子,凄凉出塞情。”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那些被迫离乡背井、远离家庭的士兵们的同情与哀怜。他们本是良家子弟,却不得不远离家乡,投身战场,承受着凄凉的出塞之苦,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关怀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战争残酷以及人性光辉的独特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雨夜登玉皇阁

鳌顶秋深起夜凉,飘飘云气黯虚堂。

丹烧九转成金母,阁耸千寻礼玉皇。

灯影乍沉孤嶂雨,磬声微度半林霜。

古坛坐久天花落,不觉馀香满石床。

(0)

题顾学宪先生闻禽阁

高阁傍林阿,林深众鸟过。

飞当残照急,噪向晚晴多。

振翼同呼侣,归巢各认柯。

翟公门似水,日日可张罗。

(0)

李惟实过集客舍

击筑过燕市,逢君醉浊醪。

龙门叨御李,虫刻愧投桃。

岁月虚长铗,风尘暗大刀。

可怜灯影里,相对两青袍。

(0)

咏古镜

青铜留美质,玄锡出良工。

剥蚀殉秦冢,悲欢照汉宫。

挂壁菱花艳,藏匣桂轮空。

佳人时拂拭,莫使素尘蒙。

(0)

送柯秀才还莆

逢君何太迟,别君何太早。

朝发越王城,暮指壶公道。

壶公山色凌青天,云雾苍茫暗玉鞭。

匣里祇存冯子铗,杖头犹挂阮生钱。

馀钱归去堪沽酒,醉后新诗三百首。

赋才元不让三都,何恤纷纷讥覆瓿。

人生知己古称稀,此去何人荐陆机。

秋风已就图南翮,看汝扶摇天际飞。

(0)

车遥遥

车轮何遥遥,出门不顾返。

轮岂不能回,君心自难挽。

听此辚辚声,一声一以远。

看此两行辙,能令欢爱断。

如何驭者手,不肯须臾缓。

敢望君心回,但愿车轮烂。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