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夕》
《冬夕》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寒蛩独罢织,湘雁犹能鸣。

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梦,复作绕阶行。

回首淹泊城头北斗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复作(fù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犯错、犯错误重复不断。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寒蛩(hán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音凄凉,寒冷无声。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淹泊(yān bó)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无法自拔。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注释
寒蛩:秋天的蟋蟀。
罢:停止。
湘雁:湘江上的大雁。
犹:仍然。
当:照进。
乡心:思乡之情。
淹泊:滞留,停留。
北斗:北斗七星。
翻译
秋虫停止了纺织,湘水的大雁还在鸣叫。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勾起了半夜的思乡之情。
无法安稳入梦,只能在台阶上来回走动。
回头感叹滞留他乡,此时城头北斗已横挂天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的静谧景象。"寒蛩独罢织",表明深夜已至,只有蚕豆般大小的寒蝉在寂静中继续其编织之声;"湘雁犹能鸣"则形象地展示了即便是远方来归的大雁,也还未完全安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深夜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之感。

"月色当窗入,乡心半夜生"一句,更是将这种情愫推向了高潮。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诗人的案前,或许唤起了他对远方家园的无限思念。在深夜中,乡愁如同月色一般悄然升起,占据了诗人半夜的心灵。

接下来的"不成高枕梦,复作绕阶行"则透露出诗人的失眠和不安。高枕本应是安睡之处,但诗人却难以入睡,只能起来绕室而行。这种行为无疑是内心焦虑和不安的外在表现。

最后两句"回首嗟淹泊,城头北斗横"则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感慨。在深夜中回望过去的自己,或许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城头北斗横"这一景象,更添了一份超脱尘世之感,仿佛诗人正通过观赏星辰来寻找心灵的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深夜情怀的一种描绘,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的孤独与乡愁。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至北京

闻说北京形势地,此来自觉壮怀开。

九逵车马云屯盛,万国诸侯辐辏来。

题柱相如应有赋,上书贾谊更多才。

圣朝频下兴贤诏,不数黄金漫筑台。

(0)

宿荏平驿

赪霞驻馀光,老树生暮色。

回风恋丛薄,清响不暂息。

解鞍憩驿庭,景物喜岑寂。

梧桐月一轮,络纬秋四壁。

起来坐徘徊,露华满庭白。

(0)

送太医院夏吏目

灵雨洒芳甸,驰道绝纤尘。

之子献成绩,启行在兹晨。

亲朋总来饯,祖帐近龙津。

柳条已堪折,离思徒纷纷。

扁舟过淮泗,遥瞻岱岳云。

金台不日至,趋朝拜严宸。

天官应奏最,祇沐九重恩。

显擢谅可期,勖哉励忠勤。

(0)

访李秋谷祠堂遗址

前代有名臣,晚节号秋谷。

声名隘寰宇,勋业重钧轴。

初年居许昌,别墅依水曲。

光风泛崇兰,苍雪洒修竹。

当时择名胜,此地擅幽独。

俯仰成百年,乐事随转烛。

故基长蒿莱,终日来樵牧。

我今重经过,恻怆访遗躅。

清风已寥寥,芳草几回绿。

(0)

拟古十九首·其十八

穷巷屏人迹,不为尘俗混。

粗衣与粝食,寡欲中鲜吝。

徼福非所希,安贫乃吾分。

典籍时讨论,圣哲有明训。

兀兀坐蓬门,默默观大运。

(0)

拟古十九首·其四

猗兰满瑶砌,旦夕吐幽芳。

纫之以为佩,相爱恒不忘。

缅怀同心人,迢遥隔沅湘。

采采欲持赠,路远不得将。

徘徊风露下,抚心徒自伤。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