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菩 提 寺 上 方 晚 望 香 山 寺 寄 舒 员 外 唐 /白 居 易 晚 登 西 宝 刹 ,晴 望 东 精 舍 。反 照 转 楼 台 ,辉 辉 似 图 画 。冰 浮 水 明 灭 ,雪 压 松 偃 亚 。石 阁 僧 上 来 ,云 汀 雁 飞 下 。西 京 闹 于 市 ,东 洛 闲 如 社 。曾 忆 旧 游 无 ,香 山 明 月 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刹(bǎo chà)的意思:宝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宝指的是宝藏、宝贝,刹指的是佛教寺庙。宝刹的基本含义是指珍贵的佛寺,也可以引申为珍贵的地方或事物。
东洛(dōng luò)的意思:指东方的山河,泛指辽阔的东方地区。
反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事物相互映照、相互照应。
浮水(fú shuǐ)的意思:形容物体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比喻虚浮、不实在。
辉辉(huī huī)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旧游(jiù yóu)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游伴。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石阁(shí gé)的意思:指坚固耐用、不可摧毁的建筑物或设施。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晚登(wǎn dēng)的意思:晚上登山。比喻事情做得晚,来不及了。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雪压(xuě yā)的意思:雪压是指雪的重压,比喻压力沉重、困扰难解。
偃亚(yǎn yà)的意思:指人的姿势或事物的摆放整齐而端正。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云汀(yún tīng)的意思:指山上的云彩和山脚下的水面,形容景色非常美丽。
- 注释
- 晚登:傍晚登山。
西宝刹:西边的寺庙。
晴望:在晴朗的天气中远望。
东精舍:东边的禅房。
反照:夕阳的反射。
转:照耀。
辉辉:闪闪发光。
冰浮:冰面漂浮。
水明灭:水波荡漾使冰面时隐时现。
偃亚:形容树木被雪压低。
石阁:石头建造的阁楼。
僧上:僧人走上。
云汀:云雾缭绕的水边。
雁飞下:大雁飞下来。
西京: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
闹于市:像市场一样热闹。
东洛:指唐代的东都洛阳。
闲如社:宁静得像社团活动一样。
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曾忆:曾经回忆。
旧游:过去的游玩经历。
无:没有。
香山:指香山寺,位于洛阳。
明月夜:明亮月色的夜晚。
- 翻译
- 傍晚时分登上西边的寺庙,晴朗的天气向东眺望远处的禅房。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楼台,闪闪发光如同美丽的画卷。
冰面在水中若隐若现,雪压低了松树显得低矮。
石阶上僧人缓缓走来,水边的雁群展翅飞下。
西京的繁华像集市一般热闹,而东都洛阳却宁静得如同社团。
曾经回忆起过去的游玩时光,那是香山明亮月色下的夜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古刹与精舍交辉的美丽图景。开篇“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西边的宝刹,面向东方的精舍远眺,心旷神怡。
接着,“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夕阳余晖映照在楼台之上,每一处都如同精美的绘画一般,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景物本身的壮丽,更通过光与色的互动,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这里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水面上的冰块在阳光下闪耀,水波轻轻地拍打着岸边,而远处的松林被积雪所覆盖,形态变换,显得低矮而扁平。
“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一位僧侣从石制的阁楼中走出,而天空中则有大雁纷飞,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景象。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这里诗人借对比手法,表达了两个不同地方的生活状态。西京(长安)是繁华热闹的都市,而东洛(洛阳)则给人一种闲适宁静的感觉,如同古时的乡社。
最后,“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香山即是诗中多次出现的地方,此处提及的是在一个明亮的月夜里,对那片美丽风景的深情记挂。
整首诗通过对晚照、水泽、雪松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文景致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现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