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层台(cé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的台阶或楼梯。
地险(dì xiǎn)的意思:形容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容易出现危险。
孤鸿(gū hóng)的意思:指孤独的鸿雁,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鸿明(hóng míng)的意思:指光明、辉煌的前途或大展宏图的美好未来。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攀跻(pān jī)的意思:指努力爬升、追求更高的地位或境界。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拾级(shè jí)的意思:逐级攀登、一级一级地往上走
天齐(tiān qí)的意思:指众多人的心思、行动一致,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凌虚台》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首句“拾级共攀跻”形象地写出人们一步步攀登高台的过程,展现了登临的艰辛与期待。接下来的“层台百尺梯”强调了台基之高,仿佛直入云霄,与天相接,营造出壮丽的气势。
“几疑无地险,直欲与天齐”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登台者在高处几乎忘记地势险峻,只觉与天平等的奇妙感受。随着视角的升高,“海气收偏近,山光望转低”,海面的雾气仿佛被拉近,而远方的山峦则显得更加低矮,展现出空间层次的变化。
最后两句“孤鸿明灭外,指点夕阳西”,通过描绘一只孤独的鸿雁在远处时隐时现,以及夕阳西下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寓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留连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凌虚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观景象,寓情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清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