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惩乐正,我已愧曾参。
《四月廿七日五鼓起索衣往来房户间失脚仆地伤面咎在不谨然亦衰年久病气弱无力之验也为诗以自悼·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悲吟(bēi yín)的意思:悲伤地吟唱
乐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喜悦的样子。
南窗(nán chuāng)的意思:指官员、学者等在南窗下读书写字的场景,比喻勤奋好学,专心致志。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天命(tiān mìng)的意思:指个人或事物的命运由天所决定,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无法改变。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拥衾(yōng qīn)的意思:指夫妻或恋人依偎在一起,共同温暖睡眠的情景。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醒来,感受到风雨交加,芭蕉摇曳的场景,南窗外的世界显得凄清。他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认为应当从快乐中汲取教训,对过去的放纵感到惭愧,如同曾参那样自我反省。诗人深感命运无常,心中常常为此触动,联想到林间的子规鸟哀啼,更增添了内心的悲伤和自我哀悼的情绪。
诗中的"风捲芭蕉雨"形象生动,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风雨的无情,"人当惩乐正,我已愧曾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我批评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一一观天命,时时动此心"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而"林间子规鸟,那更助悲吟"则以自然景物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生活的省思,也有对衰老体弱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和自身的经历,展现出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沉痛与自省。陈献章的诗风质朴真挚,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