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熙杏花》
《徐熙杏花》全文
元 / 郑允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写生自爱徐熙,把卷摩挲眼欲迷。

曾记沉沉春雨后,一枝斜透粉墙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把卷(bǎ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深奥、精妙。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粉墙(fěn qiáng)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写生(xiě shēng)的意思:以绘画或文字的形式描绘自然景物或事物的特点。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允端所作的《徐熙杏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徐熙画中杏花的喜爱与追忆。诗中并未直接描绘杏花的形态,而是通过“写生政自爱徐熙”一句,表达了对徐熙画作的热爱之情,暗示了徐熙画作中的杏花之美。接着,“把卷摩挲眼欲迷”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手捧画卷细细品味、反复摩挲的情景,仿佛已沉浸于画中之境,以至于眼睛都为之迷离。最后,“曾记沉沉春雨后,一枝斜透粉墙西”两句,通过回忆春雨后的景象,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之中,想象着一枝杏花在春雨之后,斜斜地穿透粉墙,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熙杏花的追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也传达出对自然美与生命力量的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郑允端
朝代:元   籍贯: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生辰:1327 ~1356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止堂铭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是止亦止,应现何已。

法尔而然,不默则病。必尔之归,渊默生定。

妙定圆极,心精发光。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0)

总颂

人境夺不夺,千手未拈掇。

捧出黄金盘,赠君贮明月。

(0)

和御制宫词

轻寒惨惨透衾罗,玉箭铜壶漏水多。

常是未明供御服,梦回频问夜如何。

(0)

缺题

行艺当年帝所闻,声名久矣动簪绅。

文场秉笔渊源厚,诗席谈经业履醇。

白发忽惊蒿里暮,青衫难问箬溪春。

两京模范垂芳远,多少生徒泪满巾。

(0)

次韵绝句

子猷爱竹真成癖,爱菊渊明懒是真。

篱下想通三径入,林间谁许七贤亲。

(0)

赠张道圣

曲江忠荩蔼前修,晚岁差池恨未休。

鼻祖声名高岭海,耳孙诗礼尚风流。

眼中韶石还家梦,客里西山脱叶秋。

示我开元馀翰墨,怀贤抚事却成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