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观(bàng guān)的意思:指旁观,不参与其中
杯中(bē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存在于杯中,比喻事物微小或局限于一定范围。
不争(bù zhēng)的意思:不争指不争论、不争执,即不争辩或争吵。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立身(lì shēn)的意思:指树立起自己的事业或地位,立足于社会。
明公(míng gōng)的意思:明公指的是公正无私、明察事理的官员或者人士。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射虎(shè hǔ)的意思:指勇敢而有决断力的人,能够迎难而上,解决困难和危险。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无骨(wú gǔ)的意思:指人没有骨气,没有原则,容易屈服于他人的压力或诱惑。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争春(zhēng chūn)的意思:指争夺春天的到来或争夺春天的权利。
杯中物(bēi zhōng wù)的意思:指杯子里的饮料或者其他物质,比喻事物的本质或者真实面貌。
- 注释
- 老桧:古老的桧树。
长松:高大的松树。
玉立身:挺拔如玉的身姿。
雪摧霜挫:经受冰雪打击。
不争春:不在春天争艳。
处士:隐士。
杯中物:美酒。
明公:对有威望者的尊称。
壁后人:壁上的名人画像。
诗肩:诗歌的力度或风格。
骨相:诗歌的内在力量。
书眼:书法的眼力或技巧。
尚精神:还保留着一些精神。
南山:南山,泛指远方。
射虎:比喻勇猛的行为。
吾事:我的志向。
野水滨:野外的水边。
- 翻译
- 老桧和长松挺立如玉,经受冰雪霜冻却不争春色。
只愿有隐士的酒,也能让明公您欣赏,如同壁后的名人。
我深知自己诗歌缺乏力度,或许书法还能展现出些许神韵。
南山射虎并非我的追求,我更愿意在野外的水边旁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开篇“老桧长松玉立身”一句,通过对坚固古树和挺拔松枝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不畏强寒、坚守本色的品格。接着,“雪摧霜挫不争春”进一步说明,即便是在严酷自然环境中,也无需与季节争斗,显示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境界。
“但须处士杯中物,可用明公壁后人”这两句,则转向内心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自足、不慕浮华的态度。这里的“杯中物”和“壁后人”,都是指隐逸之士,不为世俗所动摇。
“自审诗肩无骨相,或称书眼尚精神”两句,诗人自我评价,认为自己的文学作品虽不求名媲前贤,但依然保持了某种精神气质。
最后,“南山射虎非吾事,亦复傍观野水滨”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如射虎之事并不关心,更愿意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观察和思考。这里的“傍观”,既是诗名,也是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在平淡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