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去 州 三 宿 八 公 山 宛 然 在 望 宋 /宋 祁 山 长 如 不 去 ,三 宿 趁 行 舟 。未 必 缘 人 意 ,祗 能 搅 客 愁 。倦 程 方 浩 荡 ,回 首 更 夷 犹 。独 有 相 思 恨 ,因 之 东 北 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趁行(chèn xíng)的意思:趁着行动的机会
程方(chéng fāng)的意思:程度之高,方向之远。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倦程(juàn chéng)的意思:倦程指旅途疲劳,经过长时间的旅行或劳累后感到疲倦。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三宿(sān xiǔ)的意思:连续三天不离开某地
山长(shān cháng)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形容山峰、山势高大。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 翻译
- 山势绵延不绝,仿佛难以离去,我连续住了三晚只为赶上前行的船只。
这或许并非出于人们的意愿,却只能勾起旅人的无尽忧愁。
疲惫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回头望去,路途依然漫长。
只有相思之情,如同滔滔江水,独自流向东北方。
- 注释
- 山长: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去:离开。
三宿:连续住三晚。
趁:赶。
行舟:前行的船只。
未必:不一定。
缘:因为。
人意:人们的意愿。
祗能:只能。
搅:引起。
客愁:旅人的忧愁。
倦程:疲惫的旅程。
浩荡:广阔无垠。
夷犹:犹豫不决,此处指路途漫长。
独有:唯有。
相思:深深的思念。
恨:遗憾,愁绪。
因之:因此。
东北流:向东北方向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行时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开篇“山长如不去,三宿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留恋,以及即将启程的心境。其中,“山长如不去”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写实,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不舍。
“未必缘人意,祗能搅客愁”一句,透露出诗人虽然没有特别的人情牵绊,但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却足以让人感到忧愁。这里,“未必缘人意”表明不是因为人的缘故,而是自然景物本身就能唤起诗人的思念之情。
“倦程方浩荡,回首更夷犹”则通过对旅途劳顿的描写,以及回望山色的模糊不清,强化了诗人对于过往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感受。这里,“倦程”指的是长途跋涉带来的疲惫,而“回首更夷犹”则是说即便回头看,那山色也变得模糊不清,似乎在告诉我们过去的美好一去不复返。
最后,“独有相思恨,因之东北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这种情感如同江水一般,不断地向着远方流淌。这里的“独有”强调了这种情感在诗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和深度,而“因之东北流”则是将这份相思比喻为奔流不息的河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是一首充满情感而又意境深远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通上人游庐山
少年四方志,一杖馀氎巾。
朝来过微雨,扁舟买南津。
庐山冠天下,况复当青春。
遥知泊星渚,云开苍翠新。
相看发一笑,瀑布垂天绅。
虚汉清月上,山空无四邻。
应怀千载姿,坐榻空埋尘。
兴来得好语,录寄北山人。
送外兄张会之
我见舅氏如母存,舅氏之子吾弟昆。
昔年儿童今白发,旧事岂复能追论。
乌乎外家久零落,无复驷马乘朱轩。
诸甥独我偶未死,投老得郡西南奔。
故乡隔远亲旧少,忽骑款段呼我门。
相逢握手问存殁,流泪欲哭声复吞。
颇闻二顷皆负郭,力田自可供晨昏。
儿婚女嫁都已了,翁妪屡醉茅柴浑。
人生如此万事足,便可送老三家村。
我行四方走万里,十亩未有桑麻园。
欲置一锥无著处,儒冠误我知何言。
买牛卖剑计已决,家有竹隐堪负暄。
兄能远来复过我,当酿白酒烹鸡豚。
次韵李祖武道中见寄
江南绿水幕,塞北黄金台。
方当汉道隆,威灵畅九垓。
从军岂不乐,顾我非其才。
十年尘土中,满胸贮黄埃。
主人恩义重,弹剑思一来。
居官自忝冒,揣分岂邅徊。
免识翰林孙,一见青眼开。
不许执手版,便容持酒杯。
题诗远寄我,欲及未开梅。
北枝寒已甚,正待使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