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十》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十》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掠波双燕故飞飞何处雕梁却归

小立茅斋招手,晚风蒲稗水深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雕梁(diāo liáng)的意思:形容建筑物的梁柱雕刻精美,也用来形容文章或者诗词的辞藻华美。

飞飞(fēi fēi)的意思:形容飞速、迅猛。

风蒲(fēng pú)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轻浮不拘,没有节操。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蒲稗(pú bài)的意思:蒲稗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的形象或气质出众。

却归(què guī)的意思:表示事物最终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归宿。

忘却(wàng què)的意思:指遗忘或淡忘某事或某人。

小立(xiǎo lì)的意思:指人的身材矮小而直立,也用来形容人的身材矮小但非常挺拔。

招手(zhāo shǒu)的意思:用手示意或挥手向人示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田间的一幕,以燕子为切入点,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存。首句“掠波双燕故飞飞”,生动地刻画了燕子在水面轻盈掠过的场景,它们似乎故意在水面留下一道道涟漪,又迅速飞起,充满了动态美。接着,“何处雕梁忘却归”一句,巧妙地将视线从动态的燕子转向了静态的建筑——雕梁,暗示了燕子可能因某种原因忘记了归巢的方向,或是对新环境的好奇,引人遐想。

“小立茅斋试招手”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细节,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燕子站在简陋的茅屋旁,试图招唤同伴归巢的画面。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物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最后,“晚风蒲稗水深围”则以晚风、蒲稗(一种草本植物)和深水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田园风光图,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生命之间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冬夜集张尹后阁

乘龟兼戴豸,白面映朱衣。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应门常吏在,登席旧寮稀。

远客长先醉,那知亚相威。

(0)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二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0)

五言登郡北佛龛一首

石壁江城后,篮舆晚暂登。

古龛千塔佛,秋树一山僧。

清磬和虚籁,香泉吐暗藤。

愿将身洒扫,求官复作能。

(0)

送徐处士归江南

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

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

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

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

(0)

眉州别李使君

回首雪峰前,朱门心杳然。

离人自呜咽,流水莫潺湲。

毒草通蛮徼,秋林近漏天。

一生从此去,五字有谁怜。

(0)

长安书事寄所知

帝里本无名,端居有道情。

睡魂春梦断,书兴晚窗明。

老拟归何处,闲应过此生。

江湖终一日,拜别便东行。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