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蝉在深秋时节的鸣叫,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蝉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秋风太液已稀声”,以“秋风”点明季节,以“太液”象征湖泊或水体,暗示蝉鸣的环境背景。随着秋天的到来,湖面的风声渐稀,却意外地听到了山中的蝉鸣,引出下文对蝉鸣原因的探索。
次句“何事山中复嘒鸣”,提出疑问,为何在山中还能听到蝉鸣?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第三句“应为重听将隔岁”,解释了蝉鸣的原因。诗人推测,可能是由于蝉的听力特别敏锐,能够穿越时间的界限,预知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因此在秋末冬初之际仍能发出鸣叫声。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重听”一词,既表现了蝉的特殊能力,又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
最后一句“不辞鼓翼趁暄晴”,表达了蝉为了适应环境,不畏艰难,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里,也会振翅飞翔,寻找温暖和晴朗的日子来鸣叫。这不仅是对蝉行为的描述,也是诗人对其坚韧生命力的颂扬,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顽强求生精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蝉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义鹘行
林深结暝色,苍翠摇烟霏。
维时春夏交,众鸟巢高枝。
于中有双鹳,卵育常及时。
舂锄亦有托,旦夕欣相依。
雄飞远求食,雌来哺其儿。
啁啾聒人耳,坐厌腥风吹。
群雏半黄口,翅短争习飞。
间或遭弹射,滋味焉足奇。
弱者强之食,感慨徒伤悲。
海鹰何从来,鸷猛一何酷。
骞腾复盘旋,意欲喂饥腹。
老拳不空施,利嘴贪食肉。
鹳兮善护巢,飞鸣急驱逐。
鹰兮虽善扬,饕馋岂知足。
鸟雏赖生全,脱祸免茶毒。
扶弱在抑强,足以厉风俗。
岂不见兄弟怒阋墙,夫妻雠反目。
恤怜当救灾,敦姻须睦族。
禽鸟尚急义,人情何反覆。
吾言非箴规,履行宜自勖。
《义鹘行》【元·朱希晦】林深结暝色,苍翠摇烟霏。维时春夏交,众鸟巢高枝。于中有双鹳,卵育常及时。舂锄亦有托,旦夕欣相依。雄飞远求食,雌来哺其儿。啁啾聒人耳,坐厌腥风吹。群雏半黄口,翅短争习飞。间或遭弹射,滋味焉足奇。弱者强之食,感慨徒伤悲。海鹰何从来,鸷猛一何酷。骞腾复盘旋,意欲喂饥腹。老拳不空施,利嘴贪食肉。鹳兮善护巢,飞鸣急驱逐。鹰兮虽善扬,饕馋岂知足。鸟雏赖生全,脱祸免茶毒。扶弱在抑强,足以厉风俗。岂不见兄弟怒阋墙,夫妻雠反目。恤怜当救灾,敦姻须睦族。禽鸟尚急义,人情何反覆。吾言非箴规,履行宜自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467c681f8c424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