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蝉》
《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秋风太液已稀声,何事山中复嘒鸣。

应为重听将隔岁,不辞鼓翼趁暄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鼓翼(gǔ y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充满活力,精神饱满。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太液(tài yè)的意思:指天子的宫殿

重听(zhòng tīng)的意思:指对已经听过的事情或知识再次倾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蝉在深秋时节的鸣叫,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蝉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秋风太液已稀声”,以“秋风”点明季节,以“太液”象征湖泊或水体,暗示蝉鸣的环境背景。随着秋天的到来,湖面的风声渐稀,却意外地听到了山中的蝉鸣,引出下文对蝉鸣原因的探索。

次句“何事山中复嘒鸣”,提出疑问,为何在山中还能听到蝉鸣?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第三句“应为重听将隔岁”,解释了蝉鸣的原因。诗人推测,可能是由于蝉的听力特别敏锐,能够穿越时间的界限,预知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因此在秋末冬初之际仍能发出鸣叫声。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重听”一词,既表现了蝉的特殊能力,又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

最后一句“不辞鼓翼趁暄晴”,表达了蝉为了适应环境,不畏艰难,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里,也会振翅飞翔,寻找温暖和晴朗的日子来鸣叫。这不仅是对蝉行为的描述,也是诗人对其坚韧生命力的颂扬,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顽强求生精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蝉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云州歌

云州迤南好风土,高下川原足禾黍。

云州迤北天气寒,五谷不生民食艰。

胡羌俗与中华别,水草逐居食凭猎。

云州南去足农耕,充国曾此破先零。

(0)

南雄八景诗·其七阴晴塔影

浮屠千尺起层层,半入虚无看不明。

月转黄昏移石笋,露垂清晓滴金茎。

孤棱直压花阴重,斗角横铺水面轻。

几度攀缘临绝顶,倒身翻与地相平。

(0)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释教十三首·其六戒定慧

动中不动为真戒,真定方能合祖宗。

慧既升腾周法界,情缘妄幻悉消镕。

(0)

义鹘行

林深结暝色,苍翠摇烟霏。

维时春夏交,众鸟巢高枝。

于中有双鹳,卵育常及时。

舂锄亦有托,旦夕欣相依。

雄飞远求食,雌来哺其儿。

啁啾聒人耳,坐厌腥风吹。

群雏半黄口,翅短争习飞。

间或遭弹射,滋味焉足奇。

弱者强之食,感慨徒伤悲。

海鹰何从来,鸷猛一何酷。

骞腾复盘旋,意欲喂饥腹。

老拳不空施,利嘴贪食肉。

鹳兮善护巢,飞鸣急驱逐。

鹰兮虽善扬,饕馋岂知足。

鸟雏赖生全,脱祸免茶毒。

扶弱在抑强,足以厉风俗。

岂不见兄弟怒阋墙,夫妻雠反目。

恤怜当救灾,敦姻须睦族。

禽鸟尚急义,人情何反覆。

吾言非箴规,履行宜自勖。

(0)

往有误传龙君御死者作诗哭之,后读塘报始知君御方立功塞上,喜不自胜,因并前诗存之以识之情

舌簇分明巧,情钟分外痴。

传君无妄死,累我断肠诗。

掷果娇胡女,从军小健儿。

阴山三丈雪,千里白旌旗。

(0)

梦诗

梦国不离枕,枕上觅不得。

当其在梦时,有枕亦不识。

醒里梦元空,梦中醒亦灭。

安知醒天地,无枕在其侧。

梦醒若循环,谁幻复谁实。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