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溪》
《竹溪》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访竹越云崖,即林若溪绝。

宁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洁。

清光空曲,茂色临幽澈。

采摘芳鲜,奉君岁暮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摘(cǎi zhāi)的意思:采摘是指采集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行为。在引申意义上,采摘也可以表示取得或获取某种东西。

芳鲜(fāng xiān)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味道鲜美。

空曲(kōng qǔ)的意思:指空洞无物、毫无内容或意义的曲调或言论。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暮节(mù jié)的意思:指快要结束或即将过去的时节。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云崖(yún yá)的意思:指高山上的崖壁,比喻危险的境地或困难的局面。

翻译
我探访竹林穿过云崖,仿佛来到了一条清澈溪流的源头。
哪能想到,高大的竹子根部隐没在秋日的青苔之下,显得格外洁净。
清冷的月光洒满弯曲的小径,茂密的竹叶映照着幽深的水潭。
面对如此芬芳鲜美的竹子,我深感惭愧,只能在年终时节献上作为礼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访竹的幽静画面。开篇"访竹越云崖, 即林若溪绝",通过"访竹"这一行动,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而"云崖"和"溪绝"则营造出一片隐秘而又宁静的山谷景象。接着"宁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洁",诗人不仅欣赏到了竹林的清幽,更注意到地面上秋天的苔藓,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第三句"清光溢空曲,茂色临幽澈",通过对比"清光"与"茂色",诗人强调了竹林在秋天的独特景致。竹子的清新与绿色的浓郁,在秋日的阳光下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采摘愧芳鲜,奉君岁暮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完全拥有这份美好的遗憾,以及在岁末时分将所感所思作为礼物奉献给远方的亲友。这里的"愧"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温馨与自谦,而"奉君"则传递出一份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的独特情感,以及在这份美好面前所体会到的生命情感。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一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0)

送夏肯父赴补

之子问行李,策足游上都。

晚风吹客袂,话别聊踌躇。

朝家渴多士,璧水来英儒。

子志横四海,亦复随群趋。

磨砺强国策,它时剪骄胡。

卓彼漫塘翁,一壑老壮图。

万牛挽不前,世事付长吁。

君欲访隐所,为问今何如。

(0)

时思荐福寺

□知山不厌,高处更营亭。

对面开诗景,当空列画屏。

药生香草异,盖结古松灵。

见说师斋暇,时来此读经。

(0)

剔银灯·其一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

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真疑洛浦。

云水算、杳无重数。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

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绿丛无语。

空留得、宝刀剪处。

(0)

凤栖梧/蝶恋花

任在芦花最深处。浪静风恬,又泛轻舟去。

去到滩头遇俦侣。散唱狂歌鱼未取。

不把身心干时务。一副轮竿,莫笑闲家具。

待拟观光佐明主。将甚医他民病苦。

(0)

凤栖梧/蝶恋花

闲上江楼初雨过。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

莲脸佳人颜未破。沙洲两两鸳鸯卧。

时有渔歌相应和。叠秀危横,黛拨山千朵。

一片凄凉无计那。离愁还有些些个。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