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岭昕霞迎霁旭,冒畴农橛渍春膏。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晓 出 城 祀 风 师 坛 马 上 作 宋 /宋 庠 风 穴 灵 坛 背 汉 皋 ,肃 将 祀 典 会 诸 曹 。城 头 五 鼓 催 关 鑰 ,席 上 双 笾 荐 沼 毛 。冠 岭 昕 霞 迎 霁 旭 ,冒 畴 农 橛 渍 春 膏 。箕 扬 毕 好 宜 流 惠 ,江 外 刀 耕 楚 俗 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楚俗(chǔ sú)的意思:楚地的风俗习惯。指楚国的风俗习惯,也泛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春膏(chūn gāo)的意思:指春天的阳光和雨水,有助于万物生长的养分。
风穴(fēng xué)的意思:指人体上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指某个地方。
关钥(guān yuè)的意思:关键的、重要的钥匙。
汉皋(hàn gāo)的意思:指古代汉江的两岸,也泛指江河两岸。
江外(jiāng wài)的意思:指离开江河边,即离开熟悉的环境。
灵坛(líng tán)的意思:指心灵高尚的地方,也比喻有灵性的人。
流惠(liú huì)的意思:流传下来的好处或利益。
祀典(sì diǎn)的意思: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
肃将(sù jiāng)的意思:指严肃而有威严的将领。
五鼓(wǔ gǔ)的意思:五鼓是指五次敲鼓,比喻用力鼓舞士气,催促行动。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诸曹(zhū cáo)的意思:指多个人或事物一起行动,各有分工,各司其职。
- 注释
- 风穴灵坛:传说中的仙人修炼之地。
汉皋:汉水边的高地。
肃将:庄重地准备。
祀典:祭祀仪式。
诸曹:各部门官员。
城头五鼓:清晨五更时分。
笾: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竹器。
荐沼毛:献上沼泽地的鸟兽毛发作为祭品。
昕霞:黎明的霞光。
霁旭:雨后初晴的太阳。
冒畴:冒着露水耕作。
春膏:春天的雨水。
箕扬:丰收的景象。
流惠:广施恩惠。
刀耕:原始的砍伐耕种方式。
楚俗劳:楚地农耕生活的辛劳。
- 翻译
- 风穴灵坛位于汉水之畔,严肃地筹备着祭祀大典,各部门官员齐集一堂。
城头五更鼓声催促开关,宴席上摆着两条笾(竹器),献上祭品以示敬意。
朝阳从冠岭升起,雨后天晴,农田里浸润着春雨的滋养。
丰收在望,适宜广泛施恩,江边地区农耕习俗辛苦勤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清晨出城谒祭风师坛的场景,语言古朴,意境浓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员崇敬自然神灵、重视农业生产的文化内涵。
“风穴灵坛背汉皋”一句,以风穴为背景,设立灵坛,显得庄严而神秘。汉皋作为历史的地理标志,其背后置放灵坛,更增添了一种时间与空间交错的深邃感。
“肃将祀典会诸曹”表明祭祀活动的正式与隆重,以及参与者的广泛性,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想见当时社会对于宗教礼仪之严谨和敬畏。
“城头五鼓催关钥”则描绘了时间紧迫,晨曦初露的紧张气氛,城门即将打开的情景。而“席上双笾荐沼毛”一句,则转向祭祀之物,通过对食物的具体描述(沼毛,即水生植物),传递出一种诚敬之心。
“冠岭昕霞迎霁旭”写出了诗人在山岭间迎接朝阳的情景,昕霞与霁旭交织成一幅自然美景图。接着,“冒畴农橛渍春膏”则转向农业劳作的场面,通过对农事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春耕生产的关注。
“箕扬毕好宜流惠”一句中,箕扬可能指的是播种或是其他某种形式的农事活动。毕好宜流惠,则是希望这些农业活动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和恩泽。
最后,“江外刀耕楚俗劳”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农耕图,通过“刀耕”的动作,以及对“楚俗劳”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于平凡百姓劳作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芳洲书屋为俞大参作
见说林居胜,清江绕舍流。
元方登琐闼,小谢隐沧洲。
草茜辰占丽,梧飘岁识秋。
烟霞互吞吐,鸥鹭接飞浮。
日有高轩过,时同静者游。
麈挥山榻冷,棋对竹窗幽。
宝笈通三昧,牙签富九丘。
侧闻能尚志,应不爱封侯。
薇省牵魂梦,萸樽阻唱酬。
讵谙方岳寄,深切庙廊忧。
赋得白鹭洲送柴墟储中丞
路转长干渡,洲传白鹭名。
沧波去不息,绿芷复丛生。
隐隐江田抱,团团堰日明。
镞沙沈壁垒,墙堞隐台城。
湍古晴霓下,蒲深昼虎行。
渔人牵网迹,商女踏歌声。
佳丽千年恨,豪华六代情。
经过夕临眺,谁并客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