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欲举棹,触浪反停桡。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杜 学 士 旅 次 淮 口 阻 风 唐 /李 峤 夕 吹 生 寒 浦 ,清 淮 上 暝 潮 。迎 风 欲 举 棹 ,触 浪 反 停 桡 。淼 漫 烟 波 阔 ,参 差 林 岸 遥 。日 沉 丹 气 敛 ,天 敞 白 云 销 。水 雁 衔 芦 叶 ,沙 鸥 隐 荻 苗 。客 行 殊 未 已 ,川 路 几 迢 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川路(chuān lù)的意思:指水流的方向或河流的走向。
丹气(dān qì)的意思:指红色的气氛或氛围,多用来形容热情、热烈的场合。
荻苗(dí miá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虽然细小、柔弱,但能顽强地生长和发展。
寒浦(hán pǔ)的意思:形容地方偏僻冷落,人烟稀少。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林岸(lín àn)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河岸边。
淼漫(miǎo màn)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广阔无垠。
清淮(qīng huái)的意思:指清澈明亮的水,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私。
沙鸥(shā ō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寂寞无依,孤单无助。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衔芦(xián lú)的意思:指人们在重要场合或庄重场合时,以身体力行、言行举止谨慎慎重,不敢有丝毫马虎之态。
行殊(xíng shū)的意思:指行为、品行等有很大差异,相差很远。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诗人在淮河岸边等待渡船却因风大而迟延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旅途不顺的感慨。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秋末初冬的萧瑟氛围,黄昏时分的微风带来了凉意,河水在暮色中波涛壮阔。
“迎风欲举棹,触浪反停桡。”诗人原本想乘风扬帆,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因浪大而暂时停下。这里体现了旅途中的艰难和不顺。
接下来,“淼漫烟波阔,参差林岸遥。”则是对河岸景色的描绘,水天相接,烟霭朦胧,远处的林岸层次分明,但又显得遥不可及。
“日沈丹气敛,天敞白云销。”黄昏时分,太阳逐渐下沉,那种温暖的光线正在消退,而高空中飘逸的白云也随之淡去。这里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水雁衔芦叶,沙鸥隐荻苗。”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河岸边的生物活动,水鸟衔着芦苇叶片飞翔,而沙洲上的小鸟则躲藏在荻草丛中。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一份生机。
最后,“客行殊未已,川路几迢迢。”诗人感慨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延绵,这里的“迢迢”字眼用得非常好,不仅形容了道路的曲折,也传递出一种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面对风的阻挠时内心的不平静和旅途中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暮归自城中一病垂死病起遣闷四首·其四
病起行不得,坐久情不舒。
倔强妻子前,欲扶羞索扶。
且呼斑竹君,寸步与我俱。
远行亦未决,聊复循庭除。
平地谁云觉,陟降即少徐。
平生四方志,八极视若无。
西飞折若木,东厉骑鲸鱼。
即今卧藜床,一起还九嘘。
力惫志犹在,床头寻湛卢。
题曾良臣思堂
谢墅新成了,潘舆竟不归。
升堂仰遗像,下拜泣沾衣。
反哺乌何在,卧冰鱼自肥。
梦中环佩响,惊喜觉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