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闹·其十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鸡声闹(其十三)》由唐代诗人易静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鸡鸣声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韵味与情感色彩。
诗中以“诸鸣鸟,不利叫三声”开篇,巧妙地引出主题,暗示了鸡鸣声与其他鸟类叫声的不同之处。接着,“一语五声将快和”,形象地描述了鸡鸣声的特点——短促而有力,富有节奏感。这种声音在清晨尤为明显,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唤醒沉睡的大地。
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停留在对鸡鸣声的简单描绘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声音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若逢此数不堪听”,表达了在特定时刻,如夜晚或寂静的环境中,鸡鸣声可能会带来不悦或打扰。这种反差,使得诗歌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思考。
最后,“一任彻更鸣”则展现出一种豁达与包容的态度。即使鸡鸣声在某些时候可能令人感到不适,但诗人选择接纳并欣赏它,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不仅描绘了鸡鸣声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鸡声闹(其十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洞察与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虎丘再用韵
虎丘欲到几年华,灵运何妨不在家。
风艇也遭新坝阨,芒鞋可惮去途赊。
禅心默会点头石,幻化应羞解语花。
忆昔吴王旧池馆,一堪行乐一堪嗟。
送万舍人将漕江东
左螭玉立耸朝端,底事飘然便挂冠。
简记起家千载遇,光华持节万人看。
溪山好处宁终恋,鸥鹭盟前莫遽寒。
已是诏书催上道,却烦尺鲤问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