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墅一鸠啼,桥危懒过溪。
倚杖妨花密,看山碍竹低。
这首明代杨基的《江村杂兴(其一)》描绘了一幅春天乡村的静谧画面。首句"春墅一鸠啼"以鸟鸣声点出季节,春日别墅中传来斑鸠的啼叫,富有生机。"桥危懒过溪"则写出小桥破旧,诗人因之而懒于涉水过溪,流露出闲适与淡泊之情。
"径苔都上壁,野菜不分畦"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村野景象,小径上的青苔蔓延至墙壁,野生的蔬菜生长得随意无序,展现出自然的野趣和未经雕琢的质朴。
"倚杖妨花密,看山碍竹低"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他倚杖漫步,欣赏繁花,却被花丛所阻;抬头望山,却被低垂的竹子挡住视线,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
最后两句"欲知幽隐处,风雨白门西"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想要探寻那隐藏在风雨中的宁静之地,可能是在白门西边的某个角落,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归隐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村的日常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深深热爱。
郑家娇婢解吟诗,和靖风流想见之。
遗址误寻高菊涧,前身应是谢芳姿。
踏青春访琼姬墓,飞白宵题玉女牌。
更乞茂漪书一过,簪花楷法妙临池。
客且去,客且去,村店高房健儿住。
朔方调来十万兵,兵车满道村人惊。
停骖且致问,主人告予病。
店家三月当官差,有肉无鱼众兵忿。
青州大吏操军符,遣官督兵兵怒呼。
我侪出身冒白刃,安能饥饿为驰驱。
昨夜天南望烽燧,贼氛已近兰陵地。
官军何日出山东,道傍布席摴蒱戏。
我行度柴关,山光惊我马。
密雪方未阑,飞花浩如泻。
万岭堆水银,乾坤一大冶。
走兽交横奔,冻禽窜荒野。
挥手舞岩巅,吾生此潇洒。
忽忆少年时,牵狗从猎者。
射虎层冰中,穷追绝壁下。
几岁驰虚名,业多用逾寡。
久逸筋力颓,回头泪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