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访天章寺,溪行戴晓星。
鸟下还听法,龙归不辨形。
这首清代张远(迩可)的《天章寺怀古》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天章寺的场景。首句“为访天章寺,溪行戴晓星”展现了诗人为了寻访古寺,不惜早起,沿着溪流前行,直至天边微亮。接下来的“天花吹石磴,溜竹泻兰亭”运用了生动的想象,将自然景象赋予禅意,仿佛晨露如花般洒在石阶上,竹叶上的露水像兰亭墨迹般流淌,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鸟下还听法,龙归不辨形”进一步深化了对寺中生活的描绘,鸟儿落在树下聆听佛法,而龙的踪影已难以辨识,暗示着寺庙的古老与超凡。最后一句“桥山弓剑杳,何处问冬青”以桥山和冬青树作为历史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对眼前宁静古寺的深深感慨,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天章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体现了清诗的幽深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