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悼亡(dào wáng)的意思:悼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悼指哀悼、悲痛,亡指死亡、去世。悼亡的基本含义是对逝去的人表示悲痛和哀悼。
忌时(jì shí)的意思:忌讳逢凶化吉的时间,不宜进行某种活动。
节候(jié hòu)的意思:指节气的变化和天气的转暖。
来辰(lái chén)的意思:指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意味着时间不多了或者事情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 鉴赏
这首诗《悼女(其二)》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通过“每逢节候一兴悲,阿母来辰去忌时”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女儿离世后,每当节日或特定日子到来时,内心便涌起无尽的悲伤之情。这里的“阿母来辰去忌时”,既指母亲在特定时间怀念女儿,也暗含了女儿去世的日子成为了母亲心中永远的忌辰。
接下来的“转眼七年弹指过”,时间仿佛在一瞬间流逝,七年的时间在诗人看来如同弹指一挥间,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匆匆。最后,“吞声重续悼亡诗”则表明诗人再次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对女儿的深切思念和哀悼之情,即使喉咙哽咽,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不得不继续写下悼念的诗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女儿的深深怀念和无法言说的哀痛,让人感受到生死离别的沉重与人生的无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彦兼作堂奉母取孟贞曜诗语扁曰春草予为作春草辞使歌以寿母其辞曰
青青堂前草,雨露日已滋。
微风一相过,众叶何纷披。
繄彼堂中人,娱养方在兹。
芃芃生意足,蔼蔼春晖迟。
草容倏似萎,母恩无时衰。
嗟尔孝子心,不为寒暑移。
忘忧岂无萱,爱日亦有葵。
罗生满庭阶,揽玩足自怡。
奉觞介眉寿,百年以为期。
我歌春草篇,为续节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