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女·其二》
《悼女·其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每逢节候一兴悲,阿母来辰忌时

转眼七年弹指过,吞声重续悼亡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悼亡(dào wáng)的意思:悼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悼指哀悼、悲痛,亡指死亡、去世。悼亡的基本含义是对逝去的人表示悲痛和哀悼。

忌时(jì shí)的意思:忌讳逢凶化吉的时间,不宜进行某种活动。

节候(jié hòu)的意思:指节气的变化和天气的转暖。

来辰(lái chén)的意思:指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意味着时间不多了或者事情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鉴赏

这首诗《悼女(其二)》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通过“每逢节候一兴悲,阿母来辰去忌时”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女儿离世后,每当节日或特定日子到来时,内心便涌起无尽的悲伤之情。这里的“阿母来辰去忌时”,既指母亲在特定时间怀念女儿,也暗含了女儿去世的日子成为了母亲心中永远的忌辰。

接下来的“转眼七年弹指过”,时间仿佛在一瞬间流逝,七年的时间在诗人看来如同弹指一挥间,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匆匆。最后,“吞声重续悼亡诗”则表明诗人再次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对女儿的深切思念和哀悼之情,即使喉咙哽咽,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不得不继续写下悼念的诗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女儿的深深怀念和无法言说的哀痛,让人感受到生死离别的沉重与人生的无常。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奉仝柯博士甘内掾下直赋

暮出阊阖门,解鞍坐前庭。

泠泠草露白,华月隔林生。

蟋蟀奋哀响,鸿雁流遗声。

常恐芳景晏,不知寒节并。

万物肃将敛,孤怀徒自盈。

捉襟激长谣,凄泊谅难徵。

(0)

海会寺宴集以禅房花木深为韵得禅字·其二

槐柳阴阴首夏天,閒门块坐正萧然。

忽蒙兰友相为伴,来访莲宫一问禅。

粉著衣襟穿翠竹,冰生齿颊漱寒泉。

晚来更看前山雨,共借西轩对榻眠。

(0)

小溪

古道前朝墓,空山此日樵。

溪边水作碓,屋外竹为桥。

疏雨秋生热,轻风晚弄潮。

云霞正明灭,片月下青霄。

(0)

登天封塔

玉笋棱层矗画图,兴来轻步倩谁扶。

东窥溟渤惟青霭,西接昆崙有紫衢。

星月一天人啸起,风烟万里鹤飞孤。

凌虚如在金茎表,携取方平十二壶。

(0)

饮酒杂诗·其九

醉中发庄语,烂如锦中花。

急急抱芦雁,肃肃投林鸦。

欲别意深省,瞑目不复哗。

愧彼独醒人,揣摩生咄嗟。

下马暮入门,双目含飞沙。

醉者忽复悟,振衣正乌纱。

(0)

陈彦兼作堂奉母取孟贞曜诗语扁曰春草予为作春草辞使歌以寿母其辞曰

青青堂前草,雨露日已滋。

微风一相过,众叶何纷披。

繄彼堂中人,娱养方在兹。

芃芃生意足,蔼蔼春晖迟。

草容倏似萎,母恩无时衰。

嗟尔孝子心,不为寒暑移。

忘忧岂无萱,爱日亦有葵。

罗生满庭阶,揽玩足自怡。

奉觞介眉寿,百年以为期。

我歌春草篇,为续节妇诗。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