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六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三十六首·其四》,是宋代僧人释惟一的作品。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智慧。"无寒暑处报君知,不离寒时与热时",意思是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都能坦然面对,不受外界环境所左右。接下来的"热则乘凉寒向火,不须回避不须疑",进一步阐述了在面对生活中的顺境逆境时,应顺应自然,不必刻意回避或怀疑,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随缘自在、不执着于外在环境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豁达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最高楼
黄尘里,村墅半榛芜。且幸见吾庐。
春风拂面馀寒在,晨星偻指故交疏。
问家中,猿与鹤,近何如。也不为、柴桑三径菊。
也不为、淇园千亩竹。衰病体、愧簪裾。
坐忘只合匡床倚,行吟仍怯短筇扶。
且安心,重补读,少时书。
念奴娇
五湖空约,为迷津、翻学鸱夷生计。
钓艇渔舟频唤取,替却駪駪征骑。
蕙带徐搴,荪桡缓荡,万顷玻璃碎。
青溪几折,晚风吹梦无际。
当日跨凤偕归,玉尊双饮,笑语篷窗倚。
一绿鸳波依旧好,谁念羁禽身世。
帝子贞筠,灵均香草,况是埋忧地。
楚骚歌罢,水天何限愁思。
金缕曲.读黄仲则先生两当轩集,即题其竹眠词后
开卷光芒放。忆髫龄、草堂侍坐,早钦名望。
太白前身重入世,依旧风流自赏。
便鹤立、丰姿无两。
不道仙才遭物忌,只青山、一例深深葬。
抔土畔,碧芜长。江南家在云溪上。
想当年、篝灯课子,白头情况。
葛帔天涯归骨后,应有吟魂悄傍。
但风雨、蘧庐无恙。
知否孤弦音调涩,共啼鹃、夜月凄惶壤。
留鹤背,笛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