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戎(ā róng)的意思:指人们对于权势、财富、地位等事物的追逐和向往。
悲咽(bēi yān)的意思:形容悲伤到极点,无法自制地哭泣。
贺厦(hè shà)的意思:指祝贺、庆祝。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眉目(méi mu)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表示容貌、神情或线索
辇下(niǎn xià)的意思:指在车辇下面,形容地位卑下、身份低微。
披云(pī yún)的意思:穿越云层,形容功绩卓越或才能出众。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贤科(xián kē)的意思:指有才干和品德的人。
宣和(xuān hé)的意思:宣扬和平、传播和谐的理念和价值观。
义方(yì fāng)的意思: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 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哀伤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尚记宣和末,贤科擢阿戎”通过回忆历史上的宣和年间(1119-1125年)及贤良科举选人才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宣和是北宋晚期的一个较为安定的时期,而“贤科擢阿戎”则指的是当时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特别提到的是“阿戎”,可能指的是某位德才兼备的人物。
第三句“义方传辇下”中的“义方”通常是用来称呼有道义、正直之士的名字或代号,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诗人通过提及这位德高望重者的名声,表达了对其品行的赞赏和怀念。
第四句“士誉走江东”则是在说这位贤良之士的美好名声传遍了江东地区,显示出他在世人的评价中备受推崇。
第五句“贺厦心虽切”中的“贺厦”可能是指诗人本身或其同僚,对于失去这位贤良之士的哀伤和不舍。"心虽切"则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楚。
第六句“披云意自忡”中的“披云”可能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慰藉,通过观察云彩来缓解自己的哀伤情绪。"意自忡"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有外界的安慰,但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思念难以排遣。
最后两句“思君想眉目,悲咽对西风”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思君"即思念故人,"想眉目"则是通过回忆对方的容颜来增加对其的怀念之情。而“悲咽对西风”则是在说诗人在面对西风时,不禁感慨万千,哀伤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故人的追思和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兄归自新疆过湘感赋
人生苦远离,况复经岁年。
悠悠日复日,时事多变迁。
自从阿兄出,亲戚俱完全。
前年妹夫死,幼子旋弃捐。
嗣后祖翁姑,高年不复延。
未几二伯翁,复表《泷冈阡》。
我家伯父死,长兄自陇还。
二嫂忽遽逝,家书言惨然。
今年三伯母,又复归黄泉。
老父悲亲戚,小病长纠缠。
老母稍旷释,右臂病未痊。
归省此其时,高堂望已穿。
勿复滞归期,勉撑湘上船。
再拜北堂人,四女未寄笺。
为言人世事,修短自有天。
悲吊苦无益,且自宽食眠。
飞鸿傥有便,遗我书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