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草棘(cǎo jí)的意思:指事物繁杂、复杂纷乱,难以理清或解决的情况。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孤旅(gū lǚ)的意思:孤独地旅行或行动,没有伴随或支持。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筋力(jīn lì)的意思:指体力、力量的强大。
喟然(kuì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沉重、悲伤的样子。
旅人(lǚ rén)的意思:指旅游中的人,也可泛指行人、路人。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释耒(shì lěi)的意思:指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这是一首充满深沉忧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的诗。开篇“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两句,描绘出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废弃的城墙无人问津,被野草杂木所覆盖,显示出时间的摧毁力量和历史的沧桑。接着“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为国家贡献力量却未得到相应回报的英雄人物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年华渐老、功业未就的焦虑。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则转向个人命运的无常与困顿,诗中的人物形象显得孤单而无助,在广袤的天地间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这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处境和心情,他可能感到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无处容身。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中,“端来”二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物事的变化,而“拾瓦砾”则是对现实生活中小心翼翼维持生计的写照。同时,“岁旱土不膏”反映出自然环境的恶劣,连大地也失去了它应有的肥沃。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则是诗人在这种艰难困苦中寻找生存之道的写实,他希望能够从不易生长的荒野中找到一点点可以利用的资源,以此维持生活。
最后,“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迷茫和对理想的渴望。他似乎在自问,自己的学问、才能何时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从而改变现状。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感悟和个人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