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五草堂·其五雪坡草堂》
《后五草堂·其五雪坡草堂》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胜迹空门寒光涌玉坤。

依稀白作社,宛转兔为园。

锡杖高僧过,金经静夜翻。

峨山峰顶月,何意湘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金经(jīn jīng)的意思:指经书、佛经等宝贵的经文。

空门(kōng mén)的意思:空门是指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佛教。

山峰(shān fēng)的意思:指最高的山峰,比喻最高的地位或最高的成就。

胜迹(shèng jì)的意思:指战胜敌人留下的痕迹或胜利的迹象。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湘沅(xiāng yuán)的意思:形容情感深厚,感情真挚。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坡草堂周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

首句“胜迹倚空门”,以“胜迹”点出此处风景之美,而“倚空门”则暗示了草堂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接着,“寒光涌玉坤”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寒冷的光芒比作涌动的玉石,既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景象,也赋予了景色一种温润而清冷的美感。

“依稀白作社,宛转兔为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这里没有明确的地点指示,而是通过“白作社”和“兔为园”的比喻,暗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自然之美的小天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无争的桃源之中。

“锡杖高僧过,金经静夜翻”描绘了僧人修行的场景,锡杖是僧侣行脚的标志,静夜翻经则体现了修行者的虔诚与内心的平静。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也强化了整体的禅意氛围。

最后,“峨山峰顶月,何意照湘沅”以月光洒在湘江与沅水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峨山之巅的明月,似乎有意无意间照亮了远方的河流,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纯净与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雪坡草堂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与修行状态的巧妙融合,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寄怀王敬哉宗伯

椒酒催残腊,綵胜斗新妍。

回首青门分袂、离别再经年。

遥想柳堂深处,春夕烧灯嘉会,酬和白云篇。

记忆山中客,频为寄鱼笺。香一缕,书数卷,只高眠。

当时忝窃师门,同学又同官。

君近九重天上,我在北潭池畔。相望各风烟。

何日重携手,身健且加餐。

(0)

满江红·其十送定九归广陵

淮海才名,廿余载、词场独步。

叹落落、东原抱膝,翛然环堵。

挟策长安欣会面,相如小试梁园赋。

冠群英、不愧旧家声,方城祖。樽前指,津亭树。

别后咏,江云句。论文章风义,都堪千古。

新柳堂边书带长,芙蓉墅畔秋云护。

趁西风、重听广陵涛,江村暮。

(0)

蝶恋花·其一舟中客怀

春草绿波南浦路。画舸亭亭,载取离愁去。

无限江山牵别思。短帆夕照孤篷雨。

罗帕新词对远泪。欲寄江南,未遇梅花使。

赖有梦魂知此意。飞归夜夜三更里。

(0)

水调歌头.中秋

仙风清玉佩,香雾蔼云鬟。

紫台招手,醉骑白凤上高寒。

曾记五云深处,缥缈琼楼十二,宝界晃三千。

回首人间梦,一落忽经年。羽衣轻,胡床冷,洞箫闲。

肺肝冰雪,孤光一点最相便。

可是嫦娥有意,付与婵娟千里,今夜尽人看。

起舞答清兴,歌罢唾壶残。

(0)

扑蝴蝶.咏蝶

紫燕黄鹂,凤子群相趁。香国翩跹,自小生来韵。

韩凭绿径沾愁,宋玉红墙牵恨。镇日桃花门巷。

轻狂尽。漆园晓梦方酣,不管人春困。

罗巾扑后,怪粉残香褪。

拖时裙钗难分,飞上钗梁欲晕。恐被多情错认。

(0)

浣溪沙.七夕

淡淡星河敛画帏,填桥乌鹊尽双飞,山头白鹤有人归。

乞寿何时逢降幄,垂槎无处问支机,谁裁天锦作征衣?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