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金经(jīn jīng)的意思:指经书、佛经等宝贵的经文。
空门(kōng mén)的意思:空门是指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佛教。
山峰(shān fēng)的意思:指最高的山峰,比喻最高的地位或最高的成就。
胜迹(shèng jì)的意思:指战胜敌人留下的痕迹或胜利的迹象。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湘沅(xiāng yuán)的意思:形容情感深厚,感情真挚。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坡草堂周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
首句“胜迹倚空门”,以“胜迹”点出此处风景之美,而“倚空门”则暗示了草堂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接着,“寒光涌玉坤”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寒冷的光芒比作涌动的玉石,既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景象,也赋予了景色一种温润而清冷的美感。
“依稀白作社,宛转兔为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这里没有明确的地点指示,而是通过“白作社”和“兔为园”的比喻,暗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自然之美的小天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无争的桃源之中。
“锡杖高僧过,金经静夜翻”描绘了僧人修行的场景,锡杖是僧侣行脚的标志,静夜翻经则体现了修行者的虔诚与内心的平静。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也强化了整体的禅意氛围。
最后,“峨山峰顶月,何意照湘沅”以月光洒在湘江与沅水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峨山之巅的明月,似乎有意无意间照亮了远方的河流,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纯净与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雪坡草堂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与修行状态的巧妙融合,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寄怀王敬哉宗伯
椒酒催残腊,綵胜斗新妍。
回首青门分袂、离别再经年。
遥想柳堂深处,春夕烧灯嘉会,酬和白云篇。
记忆山中客,频为寄鱼笺。香一缕,书数卷,只高眠。
当时忝窃师门,同学又同官。
君近九重天上,我在北潭池畔。相望各风烟。
何日重携手,身健且加餐。
满江红·其十送定九归广陵
淮海才名,廿余载、词场独步。
叹落落、东原抱膝,翛然环堵。
挟策长安欣会面,相如小试梁园赋。
冠群英、不愧旧家声,方城祖。樽前指,津亭树。
别后咏,江云句。论文章风义,都堪千古。
新柳堂边书带长,芙蓉墅畔秋云护。
趁西风、重听广陵涛,江村暮。
水调歌头.中秋
仙风清玉佩,香雾蔼云鬟。
紫台招手,醉骑白凤上高寒。
曾记五云深处,缥缈琼楼十二,宝界晃三千。
回首人间梦,一落忽经年。羽衣轻,胡床冷,洞箫闲。
肺肝冰雪,孤光一点最相便。
可是嫦娥有意,付与婵娟千里,今夜尽人看。
起舞答清兴,歌罢唾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