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佛何年至,驼经事恐虚。
行宫方听法,休上退之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缵宗的《拟古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佛法传播的期待。"迎佛何年至"一句,以疑问形式表达了对佛陀降世或佛法到来的期盼,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导师或真理的渴望。"驼经事恐虚"则表达了对佛法传播的谨慎态度,担心如果未能亲身参与或见证,可能会成为虚无之事。
"行宫方听法"描绘了诗人可能在行宫中专注聆听佛法的情景,显示出他对佛教修行的重视和实践。"休上退之书"则告诫自己不要轻易放弃对佛法的追求,暗示着诗人对于世俗事务的暂时放下,决心专注于精神层面的提升。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精神成长的执着追求。
我自非卿法,何事为卿愁。
非卿之法,卿抑可不为吾忧。
若汝三更半觉,而肯一参万岁,月也应含羞。
弄影浮云上,圆缺总清秋。数花须,黏柳絮,汝风流。
差排蚁国,虾岛立地凤麟洲。
既道尼山出世,又召东山入梦,镜里是真头。
烱烱明看汝,更上一层楼。